原文

    公孫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複何禮之循?伏羲、神農,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及至文、武,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製禮。禮、法以時而定;製、令各順其宜;兵甲器備,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湯、武之王也,不修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君無疑矣。”

    ——《商君書》

    譯文

    公孫鞅說:“以前的朝代政教各不相同,應該去效法哪個朝代的古法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因襲,又有什麽禮製可以遵循呢?伏羲、神農教化不施行誅殺,黃帝、堯、舜雖然實行誅殺但卻不過分,等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時代,他們各自順應時勢而建立法度,根據國家的具體情況製定禮製,禮製和法度都要根據時勢來製定,法製、命令都要順應當時的社會事宜,兵器、鎧甲、器具、裝備的製造都要方便使用。所以臣說:治理國家不一定用一種方式,隻要對國家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代。商湯、周武王稱王於天下,並不是因為他們遵循古代法度才興旺,殷朝和夏朝的滅亡,也不是因為他們更改舊的禮製才覆亡的。既然如此,違反舊的法度的人,不一定就應當遭責難;遵循舊的禮製的人,不一定值得肯定。國君對變法的事就不要遲疑了。”

    法家智慧故事

    法家是諸子百家中唯一反對複古的,他們反對保守的複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曆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製度都要隨曆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複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

    公孫鞅即商鞅,商鞅出身貴族,是衛國國君的後裔,所以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製崩潰、封建製確立的過渡時期,西周初期時的社會已經一去不返。商鞅正處在戰國初期。

    秦國從立國到孝公即位,已逾五百年,從秦穆公起,秦國內亂十餘世,而亂之焦點在於爭奪君位,而君位的吸引力就在於權力獨斷。法度的僵化和權力分散使得當時秦國遠遠後於齊、楚、燕、趙、魏、韓這六個大國。弱小的秦國不被各國重視,連權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願意搭理秦國。僅有21歲的秦孝公正式登基。他憤然喊出:“諸侯卑秦,醜莫大焉”,連諸侯也都看不起秦國,恥辱沒有比這更大的了。在這一年,秦孝公頒布了“求賢令”。當時在魏國得不到重用的商鞅“聞是令下”,西入秦國求見孝公,得到重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