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把諸葛亮安排進去以後就離開了,然後諸葛亮說出去逛一下集市,卻讓一個隨從穿著自己的衣服去了集市,自己一個閃身溜進了諸葛瑾的府邸。“孔明?你怎麽,這副模樣?”“兄長,時間不是很多,我是化妝出來的,進去再說。”諸葛瑾很快就屏退了左右,“有什麽事嗎?難道是劉玄德派你來····”“大哥,我得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到底出了什麽事情?你這些年也算勞苦功高,怎麽就突然的對你施以顏色?”諸葛瑾把自己所知的情況跟他說了,然後表示自己也不明就裏,再說了孫紹的猜測,估計如果不錯的話就是如此了。諸葛亮道“該死,又是立嗣的事情嗎?怎麽總有這種突然發生的事情?(指劉備、孫權在長期無子後突然又生子,從而使得原來的繼承人陷入尷尬的情況)這倒是沒辦法的事情,以後這種主公的家事確實還是不要參合了,兄長這是無妄之災,卻也無法可說。這個孫仲謀倒是真的沒有氣量,還沒有出生甚至還不知是男是女的情況下居然就開始剪除他所認為有威脅的人了。雖說這對大哥隻是示威而已,但在想要得到從前的重用也是不可能了。隻是····即便投靠劉皇叔,也很難說能否得到如同亮一樣的重用。那個孩子,很有些天賦,若是再大些,兄長這次隻怕可以賭一賭他,或許能博得大富貴,隻是形勢比人強呐。大哥要是覺得呆不下去了,就來找我好了,以我現在的情況,也不難是的兄長更能發揮一些自己的本領。”“孔明,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世子說過,這江東不是他孫仲謀一個人的,是孫家三代和無數能臣良將的血汗澆築起來的,這其中就有我的一份,要我放棄自己的辛苦,也不太容易。實在不行,我一樣可以找到和我有共同想法的人,或許這次他能給劉玄德不少幫助呢。”“是嗎?那是什麽樣的情況呢?”“這個以後孔明你自會知曉,現在不好泄露出去,就先請回吧。”

    孫紹他們一路跌跌撞撞地來到了臨湘城,結果先期去探視的小吏帶回來一名當地的吏員,報告說金旋接到授命後也沒等交接就立刻去了江陵,因此為防止武陵發生動亂,新任太守韓玄也沒等交接就趕了過去,還帶走了原郡丞、主簿等不少屬官。留任的有郡校尉等一批人,以武官校尉為主出來迎接。劉巴聽了心中多少有些不悅,讓一個武官做主嗎,不過郡校尉是和郡丞平級的,主管一郡軍事,級別比剩下的那些文官要高得多,他也不好說什麽,隻是沉著臉,說道“太守是一郡的主官,出城迎接要是禮節不周你們也是吃罪不起的,我們一路來此,道路情況如此糟糕,卻沒有人和在下說明,也沒見到有人來整修,我也不明白你們是怎樣的藐視上官呢!”那名長沙小吏也覺得頗為委屈,還沒到任就耍起官威來了,現在沒人管事,高層文官幾乎都是空缺,誰有這個閑心去修路啊。再說了,走雲夢澤的水路不是更近嗎,一定要走陸路,浪費時間還崎嶇難行,卻來責怪這些管不了事的人。但麵上還得做出一副恭敬的樣子“小人知錯,隻是郡中無人做主,大家都各管各的,這事情也下不了決定呀。就等著太守來做呢。”孫紹在馬上說道“大家如果爭執不一,那我也是做不了什麽的。這路的問題關係到百姓的生計和商旅的興旺,不是小事吧。修好了,百姓的生活會更富足,官府能征收的賦稅也就越多,對所有人都是有利的,如果這種事情都有分歧,都不能決定,那我們也是無能為力的。”小吏道“這位小公子是?”“在下孫紹。來長沙的路上我看到的是此處的貧困,當年先祖父和張府君(張機)在任的時候,好歹還算物阜民康,現在才多少年,居然到了現在這樣,大片的田地無人耕種,沼澤地沒人去開墾,以前修的許多水利設施也大多破敗,這對於農事和漁業都不利,我真的很難想象百姓們的日子究竟會怎樣。既然來了就不能任他繼續下去,回去告訴那些官員,歡迎儀式可以不用搞,但這些事一定得先做到啊,這位劉先生是政事的高手,這些事情如果有什麽不明白的,找他便是。”劉巴聽得孫紹說了一大通,有些東西他自己都沒注意到,明明自己對於內政是很熟悉的,居然在有些地方落在了一個小孩子後麵。嗯,這些天一直在思考丞相的任務,沒把太多心思放在政務上,對於長沙的情況也沒做什麽考察。而這個小鬼經常下馬和士兵們一起開路,有時會有一些農民和漁民前來幫忙,他會和這些人攀談,然後去了解情況。這就是專心致誌的好處,看來這小子還真想幹出點業績來,算了,隨他去,反正他隻要安心做他的標杆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隨他喜歡。不過劉子初要是被一個十歲的小鬼比下去了,那就不太好了,到了以後得多想那些豪族們問問情況,這可比問農民什麽的有效得多。想到此處,說道“此乃現任太守,休得無禮。現在趕緊帶我們去城裏。”一行人就此啟行,往臨湘城而去,這一天是建安十三年十月初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