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事物是不是由要素組成,這是我們要研究的問題。如果是的話它們當中一定存在物質。要素組成事物,那事物必然是物質和形式的複合體。事物假設是永恒的存在,那必然有一定的組成,不管是生成很久的還是剛剛生成的,都應當包含組成。凡是組成生成的事物都來自於潛在的事物(缺少了潛在就不會有生成發生,更不會包含要素)。潛在的事物既然可以實現同時也可以不實現,那麽它始終是不存在的,即便它實現成為永恒的數,也包含物質,但它仍舊同包含了物質要素的事物相似。這樣說來,年代久遠的數的存在會失去,而僅僅存在一天的數也會失去。存在時間可以無限延長,隻要是不存在的總有一天會失去存在的。這麽說它們就無法是永恒的,在其他篇章當中我們還會有機會來說明永恒不是那些可消失的事物。現在我們所說的就普遍性而言是準確的話,隻要非實現的本體就不是永恒,那些以要素為本體的底層物質,還有那些永恒的本體都不由要素組成。

    有一部分人提出“元一”和“未定之兩”之間存在共同的要素,同時他們用這樣的觀點來駁斥那些“不等”的觀點所帶來的疑問,這當中的理由已經非常充分了。盡管在這個過程裏“不等”中的疑問關係得到了解決,但是又出現了由“關係”為要素引出的疑問。思想家們製數的時候用的是哪些要素,不管是意式數還是數學數,總是有來自各個方麵的非議。

    他們之所以這麽解釋,是有很多原因的,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們解決疑問的方式過於古老。在他們看來,巴門尼德的名言如果不違背的話,所有現存的事物都可以是元一,換言之就是“絕對實是”。事物在他們眼裏不會止於一,那麽就要證明非是為是,理由是這樣的話,所有事物才能經由實是和另一些事物而成多。

    隻不過首先實是如果有眾多命意的話(有時指的是本體,有時指的是素質,有時又是某個量,有時是某個範疇),同時非是假設不存在的話,那麽現存事物成的一將是什麽樣的一呢?是以所有本體為一呢,還是以變和不變為一呢,還是眾多範疇相合為一呢?這麽說的話,像“這個”、“如此”和“這麽多”還有更多其他的範疇,主要是指代某一級實是的,是不是就一定歸屬於同一個一呢?可是一個單純的事物(非是)為何會引出這麽多不同的部分,其中一個部分是現存的“這個那個”,還有一個部分是“如此如彼”,有一個是“那麽大小”,還有一個是“此處彼處”,這實在是太奇怪了。

    其次,事物的組成到底是哪一類的“非是和是”呢?和是一樣,非是也有非常多的命意。“不是人”的意義不是其一的本體,“非直”的意義是一些非是的素質,“非三肘長”的意義不是某一個量度。可是眾多的組成是由哪種“是和非是”結合而成的呢?這些思想家們用它和“是”結合形成了現存事物的眾多,這使得“非是”為虛假。就好比幾何學家把“不是一尺長”舉例為一尺長,這就是我們之所以把虛假視為假定的理由。幾何學家既然將虛擬事物為假設(前提和推斷是沒有關係的),那麽“非是”所創成的事物也不應該是如此命意。可是由於在不同範疇中的“非是”彼此不同,況且在這之外,虛假和潛能也是來自於潛在非是而創出的“非是”,很顯然,人是潛在的非人而生成,白也是潛在的非白而生成,所生成的事物不管是一還是多都和非是無關了。

    很顯然這其中的問題還在於,作為命意的本體的實是如何成多,事實上,原本創成的數、線和體就有多。不過這很奇怪,為什麽要專門去考查實是是怎樣成多的,而卻對實是的質和量為何成多絲毫沒有關注呢?雖然對於白有兩種,色、味有多種,形狀也有多種來說,“未定之兩”或是“大和小”未必是他們的原因,可是真要把“未定之兩”和“大和小”都視為它們的成因的話,那麽色和味也將稱為數和單位了。不過他們要是真的開始涉及這些領域的話,就大多能明白本體眾多的原因是什麽了。事實上這些眾多的原因正是那些相同的或是可相比擬的事物。為了能讓對反、實是和元一能共同產生事物,那就必須從探尋實是和元一的對反著手,由此他們循著相同錯誤的方向一同發現了那個相關詞項(也就是不等)。關係對於實是和元一而言不是它們的對成,更不是它們的否定,而是和本體素質一樣,是實是的一個類別而已。所以他們會對相關詞為什麽會有眾多而不止一個這個問題發出疑問。按理說,他們已經研究了為何第一個1會有眾多1,可是對於“不等”外有那麽多“不等”未做進一步探求。於是他們就徑直開始用“不等”來說大和小、多和少(這是用來製數)、寬和窄(這是用來製麵)、深和淺(這是用來製體),此外還有很多種類關係詞。那麽這些關係事物又怎麽會如此眾多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