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有這個問題大家也可以討論一下,世上可感覺事物(包括了永恒的和可滅的),通式對它們來說有什麽作用?它們既無法致動事物,也無法使事物變化,此外它們對認識也沒有任何幫助作用(這是因為事物的本體不是它們,就算它們是本體,那麽它們就應該在事物當中)。要是它們的存在不是在個體參與事物之中的話,它們隻能是原因,像是事物組成中有了“白”,這是一個事物之所以為白的原因。阿那克薩戈拉用過這一論點,就在歐多克索為他解答疑問的時候。其他很多人也用過這一觀點,可是盡管如此這觀點仍舊很難站住腳。不過這觀點要提出辯解的反對論點卻實在不易。

事物都是由通式演化而來的,這當中的“由”字可謂是意味深長。通式是模型,事物都參與其中,這種說法過於像是詩喻或是虛文了。再來看看意式,它所創造的究竟是什麽?事物缺少了意式作為藍本來臨摹的話,結果當然也會出現。就好比世上本來並沒有蘇格拉底這樣的人存在,但是最終還是會有蘇格拉底出現。即便說蘇格拉底是永恒的,但是依舊會有這樣的人出現在世上。一個事物有多個模型是很正常的,相應的它就應該有幾個通式,好比人的通式就包括“動物”、“兩腳”。通式既然是模型,它可作為可感覺事物的模型,也可以是通式本身的模型,這和科屬相似,可是所有品種所歸屬的科屬,同樣也可以是科屬的科屬,這麽說的話,一個事物就可以同時是藍本又是抄本了。

本體似乎是不可能與本體所在兩極的,那麽意式又是如何同時是事物的本體和脫離事物而獨立存在呢?

這個問題在“斐多”中被這麽描述:對於現成的事物和將生成的事物而言,通式是它們的原因。可是通式的存在隻會讓一些事物為之產生動變,卻不會有參與通式的事物出現。許多其他事物(譬如一棟房子或是一個指環)就算是沒有通式也同樣可以生成。顯然上述事物生成的原因或許正是那些具有意式樣的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原因,因此沒有通式存在它們也能依賴這原因而存在。意式可以依照這個來論述,更可以有準確且抽象的觀點來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