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銷品的處理直接關係到商家的經濟損失問題,是跟店主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如何將損失降到最小呢?可以從轉嫁風險的角度進行考慮,積極處理滯銷商品。

    (1) 促銷處理

    如果店長發現某種商品確實賣不動,無論價格多低,顧客就是不買單,這個時候就應該進行必要的促銷了。比如說“買三送一”、“買五送二”等,甚至可以把它當成另一種促銷商品的贈品,在帶動促銷商品銷售的時候,也把這些商品處理掉。對於店鋪的利潤來說,這也是一種方法。

    (2) 直接退貨

    如果某種商品滯銷,而且促銷也不起作用的話,不妨直接按照和供貨商談好的條件進行退貨。雖然這樣做可能會導致一些損失,但是小損失總比大損失來得好。

    (3) 易質銷售

    有的滯銷品因包裝損壞或是外觀設計過時等缺點而滯銷,但這些都是可以經過修複改正的。商家可以對該滯銷商品進行升級,改變商品的包裝或設計,在保證商品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及時地將滯銷品重新銷售出去。

    (4) 易時銷售

    有的滯銷品在其暢銷時段過去一段時間後,會在某一個時機突然又重新具有暢銷品的特性,原因可能是該商品具有其他商品無法替代的商品特征。對這種滯銷品,商家可以采用易時銷售的方法,即將這一個時段的滯銷品挪到下一個時段去銷售,不僅不用降價銷售,還能賺得正常的經營利潤。

    (5) 異地銷售

    即在某一個地方滯銷的商品,到另一個地方進行銷售就有可能是暢銷的商品了。如上例中的店主,他店裏的月餅不能以降低價格來吸引顧客的注意,說明不是價格的原因,這時他可以試試異地銷售的策略,說不定這個地方的顧客不喜歡這個品牌,另一個地方的顧客會很喜歡。

    自我提升思考題

    如何確定哪些滯銷商品是需要通過改變包裝來進行二次銷售的?

    什麽樣的商品可以進行易時銷售?

    在進行異地銷售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麵的問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