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隻有聖人總能夠虛懷若穀地對待別人的批評,但常人不能。主管在批評下屬的時候,就要知道很多時候不是你說他錯了,他就會馬上能夠接受。正確的觀點和恰當的表達方式是讓下屬認識錯誤的必要條件。

    批評下屬是因為他犯了錯誤,在這過程中你發現他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就可以讓氣氛緩和些。有些主管不懂得為人處世,得理不饒人,非要下屬鳴金收兵或豎起白旗投降不可。其實,“我錯了”這幾個字對成人來講,不太容易說出口。隻要下屬心裏接受了,你就是勝利的。

    4000年前,古埃及阿克圖國王在一次宴會中對他的兒子說:“圓滑一點,它可使你予求予取。”國王的話是在告訴人們不要對別人的錯誤過於敏感,不要因為執著於正確的意見,而輕易刺激任何人。如果你希望下屬同意自己的意見,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應當牢記的一句話就是:“尊重別人的意見,給對方留一份麵子。”好主管想讓對方認識到錯誤,首先要掌握下屬的心理,點破不說破,留足麵子。讓下屬知道自己錯了,才能得到下屬的認可,使下屬接受。

    下屬在犯了錯誤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緊張,在以後的工作中會變得謹慎。所以,隻要還想保住自己職位的下屬,你隻需要稍微批評一下,他就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們常講“得饒人處且饒人”,放對方一條生路,讓下屬有個台階可以下,給下屬留點麵子和立足之地。

    人性使然。當下屬自知理虧的時候,主管能夠敞開胸襟,給他一次機會,他就會心存感激。你們是一個團隊,需要建立彼此間的信賴關係。好主管是不會把下屬變成自己的敵人的。

    在職場中為人處世,應當“宰相肚裏能撐船”,你可以成為一個有人情味的主管,言辭何妨圓緩。得饒人處且饒人,冤家宜解不宜結。做一個有寬容之心的好主管,工作起來也會更順手,也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