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因為某些原因,把不想做的事情讓下屬來完成,下屬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公正的對待,就會消積怠工。

    身為主管應該清楚哪些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哪些是下屬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看自己的喜好,或者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主管做事的標準應該是“該不該”,而不是“想不想”。

    如果是主管應該做的事情,自己就應該承擔,不要推卸給別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管都不願意做的事情,下屬難道就應該喜歡做嗎?下屬當然有理由產生不滿的情緒,這是人之常情。

    主管有權力不公平地對待下屬,但主管這種不公平的態度,將會是“自食其果”。而且,進一步說,主管所釋放出來的每一種思想的後果,都會回報到自己身上。很多主管就是被“想不想”害了。這些主管喜歡做便做,不喜歡做便推給下屬做,但是很多時候主管不想做的正是自己應該做並且需要做的事情。如果主管應該做的事不做,那就會給團隊帶來矛盾。

    現在很多主管嘴上總掛著這句口頭禪:“照我說的做。”這是主管的下下之策。主管的上上之策是——照我做的做。這才有利於主管在下屬心中樹立威信。主管因為某些原因,把不想做的事情讓下屬來完成,下屬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公正的對待,慢慢就會消積怠工。

    主管應該努力成為下屬學習的榜樣。很多時候,下屬的行動就是看著上司怎麽做,上司的一切行動就傳達出對下屬的要求。如果一遇到困難,主管就躲起來,怎麽可能激發出下屬的工作活力呢?

    麵對工作縮頭縮尾,則是主管無能、怯弱的表現。身為主管要有敢為人先的領導才能,凡事以身作則,否則隻是領導徒有虛名。要想成為下屬心目中的領導,主管就要紮紮實實做出個樣子來。

    修身、治國、平天下。修身為第一位,也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修身的根本在於正心。主管要有很強的責任意識,不要因為自己是領導,就濫用權力驅使下屬做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事情。主管要端正心態,敢於承擔責任,率先挑戰有難度的工作。主管隻有心正而後才能身正,身正而後才能贏得下屬的支持,整個團隊才能按照好的方向發展。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主管,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才有資格去影響別人。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主管對待工作都一副能推就推的樣子,下屬怎麽會心甘情願地好好工作?敢於承擔功過是良好的領導形象的決定因素。主管自己先紮紮實實地做出個樣子來,才能帶領團隊創造更高的業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