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是為什麽?”

    下屬看著滿臉真誠的領導,就實話實說:“我離開您的原因是由於你沒有自始至終聽我講的話。就在我拿出我的設計前,我提到這個車型的設計很棒,更提到車型上市後的前景。我是以它為榮的,但是你當時卻沒有任何反應,而且還低著頭閉著眼睛休息,我一惱就改變主意了!”

    後來,這位下屬到了競爭對手那裏工作,他的設計也受到了公司領導的高度關注,新車上市之後,給他原來所在的公司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通過這個故事,主管們是否領悟到“聽”的重要性。如果主管不能自始至終傾聽下屬講話的內容,不能認同下屬的心理感受,很有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給公司帶來損失。

    好的建議不一定隻掌握在職位高的人手中。主管不能夠放低姿態就有可能錯過很多真知灼見,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請問各位主管,你們了解下屬的想法嗎?你的團隊溝通順暢嗎?如果沒有,主管怎樣做才可以營造一個傾聽下屬聲音的環境呢?

    主管在和下屬溝通時要抱著虛心的態度,不要妄自尊大。孔子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在溝通某個議題時,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必然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不乏值得肯定的地方,主管不要有膨脹心理,應該認真傾聽下屬觀點,營造良好的的溝通環境,不要拒人於千裏之外,更不可藐視下屬。

    身為主管要有大度的心態,更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多主管抱怨下屬不與之溝通,通常是以往下屬滿懷信心和激情與你溝通事情時,你曾經表現過很煩的樣子。所以,在下屬提出意見或建議時,不要臉上掛不住,更不要挾私報複,這樣反倒影響了主管在下屬心中的形象。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越是謙虛的主管越是水平高的主管,主管並不會因為謙虛而失去威信,否則會上演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主管要不斷向下屬傳遞出“我願意聽”的信息,而不是逼迫下屬馬上執行某件事。

    主管認真聽取下屬的聲音,是實現有收獲的交流的前提。正確的建議不是附和和讚美出來的,主管自以為是的態度無法帶來思想碰撞的交流。有句名言:“沒有反對意見時從不做決定。”身為主管在溝通過程中,不要害怕有不同觀點存在,隻有下屬提出質疑,集思廣益才能促進團隊的發展,才是企業發展最需要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