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和宋濤一起被提升為一家連鎖超市的主管,吳華在一年的時間裏得到了兩次升職的機會,職位已經超過了宋濤,而宋濤卻還停留在原來的職位上。宋濤覺得很不服氣,就去找老板問理由。老板吩咐他說:“宋濤,你現在就到市場去一趟,調查一下今天早上有什麽賣的東西。”宋濤欣然答應,沒多一會兒就回來了,他向老板報告說:“今天市場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一共有多少?”老板問。宋濤聞言又往市場跑,汗流浹背地回來報告說:“共有50袋土豆。”“那價格又是多少?”老板又問。宋濤隻好又跑到市場詢問價格,並且還埋怨老板為什麽不一次都問完。老板微微一笑說:“好了,現在你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下,看看別人是怎麽做的。”老板把吳華找來做同樣的工作,吳華很快從市場回來,向老板報告說:“現在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50袋,價格是每公斤1元錢,土豆的質量很好。”他還帶回一個樣品讓老板看。“這個農民一小時後還要運來幾箱番茄,價格也很公道。”他知道昨天店裏的番茄賣得很不錯,供不應求,而這樣便宜的番茄老板肯定會進貨,所以就把那個農民帶來了,他現在正等在外麵呢。”這時老板對著坐在椅子上的宋濤說:“現在你知道吳華職位比你高的原因了吧?”

    作為一個主管應該像老板一樣去思考,不要隻做辦公室裏的“應聲蟲”。一個不願為工作多花心思的主管,是不會得到領導的器重的。領導心中的好員工是那些能夠準確掌握自己的指令,並主動加上本身的智能和才幹,把指令內容做得比預期還要好的人。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把本職工作做好屬於理所當然。作為主管應該對自己有進一步的要求,在完成領導交待的事情之後,便是主動去找事情做。這是鞏固自己的位置,爭取升職的好辦法。

    主管能夠主動找事情做,是一種表率作用,也是一種美德,一種行動能力。主動性、自發性的基本構成要素是進取心。有進取心的主管知道自己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不是接到領導的吩咐後,以一種被動的狀態,不得已才去做。能夠主動找事情做的主管,不管到了什麽時候都吃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