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周,我們應該專注於保持健康的心態,千萬不要被消極、壓抑、暴力以及任何對情緒有破壞性的事物所影響。就算是聽說或者是看到造成使自己意誌消沉的事情,也要有意識地去避開,選擇不聽、不看。因為任何不好的事物,對我們的身心都毫無益處。

路人甲是一個極其厭世的人,從他的角度來看,就仿佛全世界都欠他的,他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痛苦不堪的,總在想為什麽所有的人都不善解人意,都那麽粗魯和野蠻!而且特別巧合的是,每一次他打開電視,收看到的新聞總是類似於凶殺暴力,或者人被壓力逼瘋的這種負麵信息。而他的情緒也變得特別容易失控,很容易就為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去和別人吵架。這種不好的狀態也延伸到他的睡眠之中,他總是失眠、不安、多夢,而且總是夢見有幽靈要殺死他。這種負麵能量持續圍繞在他周圍,使他堅信世界的黑暗,他覺得痛苦統治著整個世界,卻不知,這種痛苦隻存在於他自己的世界裏。

與此相反,路人乙則絕口不提不快樂的事情,他很在意平和的態度,並且也樂於隨時和他人去分享。而他人也會因為感激,時常回饋給他一些小禮物或者鮮花之類,他從身邊人那裏得到的都是慷慨、健康、溫暖的問候,別人和他在一起時也會感受到巨大的正麵能量。也正是由於這種氣場的存在,他的靈感越來越強大,經常會有一些創意的新點子在頭腦中閃現,他的生活多姿多彩。

上述的兩種狀態,所給予我們的回饋是大大相反的。可是很多人都像路人甲一樣,凡事都往壞處想,殊不知,狀態越差,負麵力量吸引過來的負麵因素就越多,狀況隻能越變越壞。所以說,我們應該在心中建立起一個美好的目標,就是傾聽自己內心中正麵的聲音,積極拋卻不好的,讓好的心態吸引到更多更好的事物。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多多留心自己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並用心去感應,心靈感應這種能力有時是一瞬間的,但我們所做的努力是希望這種能力能夠緊緊追隨我們自己,變成我們的習慣。那麽我們就必須對身體和心靈所表現的任何狀態作出回應:在感覺到不安的時候要警覺地把這種負麵情緒所帶給自己的影響力降到最低,用健康的心態和精神來替代,比如,有意識地將精神集中在更美好的事情上,給身邊的人送去愛和寬容。

平時我們可以多做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事情,比如讀禱告文和詩歌,看陶冶心靈的書籍,聽輕音樂和與人做深度的思想交流,用心去感受生命。同時遠離那些暴力的、腐蝕人心靈的影片及行為。你會發現,越是接近於健康的東西,我們就會越健康,越是靠近靈感,我們的靈性就會變得越強。所以,想獲得什麽,我們就要向其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