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不久,他果然又拋醫學常識書包一次。在座的另一個朋友就讚了他一下:“哇,你對這些東西很有研究哦。”他就說:“哦,我對養生保健很有興趣……”

    在繼續的閑聊中,當他問我從事什麽行業時,我就告訴他我是做演講和寫書的。我知道在社交的時候,你有心地問對方的職業,他通常會問你的職業;你問她是否結了婚,她必然也會問你是否是單身。我想當時這位保健醫生應該是很想讓我也問他同樣的問題,但我卻全然無動於衷,刻意不問他的職業,繼續和他談其他話題。

    不久,他又告訴我們人體的某種細胞功能,讓我們上了一堂生理課。接著他說在咖啡廳的後座就是他們的公司,那裏有一台儀器可以測量出該細胞功能的高低,測量一次隻需×元。

    他見我此刻故意把眼神閃到一旁,就知道我的興趣不大,但他也很知趣地馬上退而求其次,給自己好下台地說:“不測量也不要緊,就過去看看吧!隻是看看也好啊!”

    他還沒說完身體就開始要站起來,我一看,心想他之前的招數都很爛,就隻有最後這一招用得最好:他用了身體上的帶動來引導我下意識地服從他的“命令”。在催眠學裏麵這叫作暗示性指令,例如,我若說:“你的氣呼出來的時候,可以變得更放鬆。”我在講著“呼出來”的那一部分時,我的手就可能慢慢地往下揮移。這種技巧的運用不隻是局限於催眠。例如做領袖的人,不能夠征求允許,一定要先假設對方是服從的;領袖不會問你要不要喝酒,而會說:“來!我們去喝酒。”同時如果你們以後去留意一下這些領袖,他叫你去喝酒的時候,他的身體就已經開始移動,他的手也可能會順勢地推你一把——這就是暗示性指令。

    當我看到這位保健醫生開始移動身體,欲站未起的時候,我就很快地笑著打斷他說:“哈哈,是不是一定要看?如果非看不可,我就過去看看囉。”

    我這一說,他就隻好笑著說不一定。

    然後我給他一個很牽強的理由,讓他有下台階的空間,我說:“我目前的人生方向是放縱自己、暴飲暴食、不注意健康又常熬夜。所以不想麵對現實。”

    於是這位保健醫生就打了個哈哈,放棄了他的邀約。

    其實,這個保健醫生想做印象洗腦,在客人腦中建立神秘第六感,讓客人對他形成一個營養保健專家的印象。但當他前言不搭後語,就好像剝洋蔥般,慢慢一層一層揭開自己的真麵目,給大家知道他的目的時,客人對他的戒心反而是越來越大,最後完全拒絕了他的邀約。但若完全沒有神祕感的話,人家一眼就看穿你,或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你的一切,那也沒什麽大不了。

    所以說,當我們試圖在別人的印象中建立神秘第六感時,不能夠在“動機”層麵上製造,因為動機上的神秘感會讓人覺得你虛偽,甚至陰險,就如大部分的保險推銷員那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