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我們能夠感知到的,已經是意識了。不過有一些意識,特殊的意識,是無意識,也就是第六感的解碼。這就好比一個普通人和計算機專業的人通過不同的方式去看待一段視頻或者是圖像一樣,普通人看到的是演員的外貌、動作、說話,而在計算機專業的人來看,其實質則是“0101”這樣的數位流,它通過一定的方式被翻譯成我們喜聞樂見的電影。第六感在呈現以前,就好比是“0101”這樣的數位流,在它得以以具體方式——解碼——呈現前,就算是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也是無法解讀其內容的,隻有在它以某種形式得以釋放後,我們才能感知到它。解碼,就相當於無意識到有意識的一種投射。

    說了這麽多,主要想要表達的概念其實隻有一個——第六感不能被直接感知,我們隻能旁敲側擊,讓它順利解碼,呈現給我們的接收器,即大腦!

    我們繼續回到榮格對於精神的解讀,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第六感在榮格理論體係中對應著的是無意識,而無意識是一種潛移默化不能被直接感知的意識,那麽這裏我們就有必要解讀一下榮格的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理論了。

    個人無意識與集體無意識的劃分其實是榮格理論非常獨到的一點。個人無意識可能比較好理解,是個體存在的不能被直接感知的意識,它就好比是一個容器,蘊含和容納著所有與意識的個體化機能不相一致的心靈活動和種種曾經一時是意識經驗,隻不過這種經驗由於種種原因而受到壓抑或被機體所忽視,比如一些令人痛苦的思想、懸而未決的難題、道德層麵的焦慮等等,所有這些共同構成了個人無意識的內容,當需要時,這些內容通常會很容易地到達意識層麵。我們所說的第六感,有相當一部分的內容,就是個人無意識傳達到意識層麵的方式。

    除了我們所說的第六感,榮格通過詞語聯想測試還發現,在個人無意識之中還存在著與情感、思維、記憶相互關聯的種種簇叢,榮格稱其為“情結”,任何觸及這些情結的詞都會引起不自覺的反應,這說明情結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自主結構,它自身具有內驅力,就好比是總體人格之中獨立存在的一種較小的人格結構。同第六感一樣,這些情結在控製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方麵產生著極為強大的影響。

    對榮格而言,自我構成了意識領域的核心,在平常情況下,它是個體一切意識行為的主體,表現出高度的連續性和同一性。但是自我並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整個的人格總體,它隻是一種觀念情結,還有很多與之並列的情結。但是自我情結所產生的精神緊密交織作用,保證了人格的同一。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自我保證了我們人格的同一,如果一個人的自我不夠強大或失常,這時此人一般就可能表現出精神分裂的特征,甚至進一步發展為我們俗語所說的“精神病”。這裏所說的自我失常,其實就是自我情結同無意識背景不能相融合,產生了分離。這樣就會產生多個情結中心,它們各自為戰,妨礙自我目標和對象的實現,成為一個精神分裂的“病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