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向父母請教。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盡管父母和我們在思想觀念、處世方式上有所差異,但是他們卻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和更加理智的思考。多傾聽一下他們的意見,對自己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在向父母請教的時候,我們應該,虛心地聽取他們的教誨,接受他們正確合理的建議和要求。當然,父母的觀點也有不對的地方,當他們的意見出現明顯錯誤的時候,我們卻不能表現出否定的表情,不妨用些“違心”的表情和語言來對待,這樣的話,父母就會因為感覺到自己還能發揮餘熱而興奮不已,我們也會因為老人的高興而開心。

    4.不能在父母麵前發脾氣。對於絕大多數年輕人來說,他們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任性的過程,在成長中,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對父母稍有不滿就會直截了當地指出來。這是很正常的,但是,當你成家立業之後依然對父母采取這種態度的話就不對了。畢竟,我們已經不再是孩子,和父母之間在依靠和被依靠的關係上發生了轉變。在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和父母在言語上產生衝撞,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能隨便發脾氣,避免給老人的心靈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5.抽時間陪父母散心。人一旦上了年紀,感情上就會變得越來越脆弱,越來越敏感,他們害怕孤獨,喜歡嘮叨。作為晚輩,我們就應該多為他們做一些事情,安慰一下他們那孤獨的心靈。除了物質上的孝敬之外,還要注意抽出時間來陪父母去公園散步或者去外地旅遊,盡可能地把老人從孤獨的心情中解脫出來,給他們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

    每一對父母都為孩子的成長付出了心血,等到他們年老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忙或者是忙著伺候妻兒而冷落了老人。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趁著父母還在,我們就應該用實際行動,以拳拳之心去報答父母親的養育之恩,以免給將來留下無盡的遺憾。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