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活動的表現方式很微妙,常常會被我們忽略,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否則就會在無意之中破壞他們的活動方式。

    對孩子來說,成年人生活的環境並不適合他們生活和發展,反而會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遇到障礙。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會變得乖戾,並很容易受到成年人的暗示。人們在進行兒童心理學和兒童教育的研究時,所處的位置都是成年人的位置,而不是孩子的位置。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這些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正如我們所見,孩子每出現一種不同尋常的反應,我們就麵臨著一個新的有待解決的問題。孩子每發一次脾氣,都表明了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衝突存在。我們不應該把這種衝突簡單地解釋為孩子對不利於自身健康的環境進行的自我防禦,而是應該理解為孩子在尋求自我表現,並想用這種方式向我們示威。孩子的脾氣就像夏日裏的暴風雨一樣,隔著雨簾,我們沒有辦法體會到他們真實的想法,他們的本我被深深地隱藏在了內心深處。

    顯然,孩子的真實心靈被層層偽裝遮蔽得嚴嚴實實。孩子實現自我的努力被任性、掙紮和心理扭曲的表現掩蓋住了,孩子真正的個性也不能夠被展現出來。為什麽孩子會出現這些令人不安的外在表現呢?在這些表現的背後,又隱藏著孩子們怎樣的早期心理發展進程呢?可以確定的是,這些進程一定是按著明確的發展計劃進行的,並且這背後一定還有一些應該被揭開的屬於孩子的秘密。了解還沒有被認識的孩子是教育麵臨的最緊迫的任務,我們有義務把所有孩子從纏滿荊棘的籠子中解救出來。

    對成年人進行的心理分析和對尚未被認知的孩子進行的心理研究是不同的,其根本區別在於,在成年人的潛意識中,有一種力量在進行自我約束,而在孩子的心裏,則有一個和他們所處的環境相關的秘密。我們在幫助一名成年人時,要著重幫助他解除在漫長的成長時期中形成的障礙。而在幫助孩子時,我們要為他們提供一個環境,這個環境需要使孩子想要自由自在地發展的需要得到滿足。孩子正處於自我創造和自我實現的時期,他們正經曆著從不存在到存在、從潛在性到實際性的過程。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其實很簡單,他們的能力能夠日益增強,所以展現自我對他們而言不是件困難的事。我們應該為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打開一道通往自由的大門,讓他們進入一個自由的領域,在其中進行創造和發展。

    隻有在一個不受約束的環境中,孩子才能自然地發展他們的心理生活,並把內心的秘密展現出來。如果我們在實施兒童教育的時候不以這條原則為標準,那麽我們的教育就會越來越無可救藥。

    認識孩子並讓他們得到解放是新型教育的基本目的。如何讓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是新型教育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其次,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及時向他們提供必不可少的幫助。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提供給孩子一個適合他們成長的環境,在建造這一環境時,我們要盡可能減少那些會阻礙孩子成長發育的因素的產生。這個環境中還必須具備一個活動場所,以便孩子可以在這一場所中進行能力的鍛煉。作為孩子生活環境中的一部分,成年人應該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努力配合孩子,以適應孩子的需要。我們不應該成為孩子獨立活動時的絆腳石,也不應該剝奪孩子從事那些能使他們成長的活動的機會。

    在我們的教育體係中,環境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我們學校對老師的作用進行了探討,並製定了製度,即老師不可以出現可能對孩子發展造成障礙的行為,並且在孩子進行自由活動時,老師不可以用自己的權威向孩子發號施令。這樣,孩子就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孩子在自由活動中取得了很大進步,老師看到後也深感欣慰。老師本身並沒有為孩子做太多的事情,正如施洗約翰所說的:“他必須增加,我則必須減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