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把“肌肉”描述成人體的器官,這是一種與我們所說的精神概念相對立的概念。精神不包含物質,自然也就不具備任何的機製。很多人聽到我們說“運動或身體的活動對心理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這種作用甚至要比視覺和聽覺更重要”時,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然而,就連我們的眼睛和耳朵在發揮作用時都要按照物理的甚至是機械的規律。人們一直把眼睛描繪成“充滿活力的照相機”,自然,它具有奇妙無比的結構。我們的耳朵就像一支樂隊,擁有能夠產生振動的鼓和弦。

    但是,我們在提到這些偉大的器官在心理發展中起著什麽作用時,隻把它們當成獲取知識的工具,而不是把它們當成機械的裝置。我們利用這些工具與外界進行接觸,滿足心理需要,並對自我進行思考。我們的心靈需要不斷地吸收養分,需要看到能令我們感到欣喜的藝術品,需要聽到讓我們心靈舒暢的音樂。人們會很自然地對不同的感官印象進行審美和判斷。如果這世界上有那麽多美麗的和美妙的聲音,而我們卻不願意去欣賞,那麽我們又為什麽要長這麽多複雜的感覺器官呢?對人們來說,重要的並不是看和聽的本身,而是通過進行這兩種行為,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塑造和發展。

    我們常說的運動就是指身體的活動,運動也能為我們帶來同樣的收獲。雖然運動不需要像耳朵裏的鼓膜或眼睛裏的晶體那樣專門化的零件,但也有很多器官在這一行為中起著作用。人類的教育和生活都有著同一個目標,即如何讓自我受到激發而掌握其他的運動工具,進而使自己能夠進行更加理性的行動。如果一個人不能達到這一目標,他就沒有辦法得到整體的發展,也不能夠獲得本能的提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