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媽媽習慣在帶著孩子外出時把孩子放在手推車裏推著走,雖然這個孩子已經能夠獨立行走了,可是爸爸媽媽仍然不放心。孩子的腿比較短,跟不上成年人快速穩健的步伐,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耐力,走不了太遠的路。所以,當爸爸媽媽把他們放到手推車裏的時候,他們隻得妥協。即使帶孩子外出的人是保姆,孩子的地位也沒有得到任何提升,因為他們必須適應保姆,而不能讓保姆適應他們。保姆會按照自己的行走速度推著小車前進,就像平日推著手推車上街買菜一樣,絲毫不管孩子的心裏是怎麽想的。等到了目的地,保姆才會把孩子從車裏抱出來,看著他們在草地上行動。對於保姆來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主人派給自己的工作,隻要把孩子帶出來,再保證孩子平安地回到家裏,自己就完成了任務。至於其他的事情,則完全不需要自己考慮。

    1歲半到2歲的孩子已經能夠走好幾英裏的路了,他們不但能夠走路,還能爬上一些有難度的物體如斜坡、梯子等。我在西班牙認識兩個2歲多的孩子,他們都能夠不借助任何人的幫助,獨自走完1英裏半的路。我還見過很多處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能夠獨立攀爬梯子,他們在又陡又窄的梯子上爬上爬下,一點都看不出疲憊。

    我們成年人在走路時會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所以我們會以穩健的步伐和機械的頻率朝著我們設定的目的地前進。而孩子則不同,孩子並不是出於某種外在的目的而行走的,他們這樣做隻是為了證明和完善自己的能力,並希望自身某種創造性的東西能夠得到實現。他們不會快速地行走,也沒有固定的行走頻率,在行走的過程中,他們的心中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他們隻會朝著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前進。所以如果我們真心想要給孩子幫助,就要放棄我們的行走習慣和行走速度,並放棄我們心中的目的地。

    我在那不勒斯認識一對夫婦,他們打算在夏季的時候全家去海邊度假,可是想到他們剛剛1歲半的孩子,他們就猶豫起來。從他們家到海邊有大約1英裏的路程,並且這段路上有很陡峭的下坡路,手推車和馬車都沒有辦法在上麵通過。如果想要帶著這個孩子,又不讓孩子感到疲憊,他們隻能選擇用手抱著孩子走完這段路,可是那樣他們又會太累。這對夫婦猶豫了很久,並想了很多辦法,但是最終他們發現,自己的顧慮是多餘的,令他們猶豫不決的問題竟被這個1歲半的孩子自己解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