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己的財產不受侵犯是自然界的規律,也是人類的本能。在一些民族中,這種傾向更加明顯而強烈。人類的潛意識中藏著這種本能性的自我保護,人們不但會保護自己不受侵犯、保護自己的財產不受侵犯,還會保護自己的後代不受侵犯。人類努力地與來自外界的侵犯進行著抗爭,可是這樣做並不能製止自己被侵犯。人們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堅持著,努力奮鬥著。

    在父母的愛和孩子的單純無知之間,也持續著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並非是人們故意製造出來的,而是在無意之中進行的。

    成年人認為,自己對於孩子進行限製是理所當然的,為此他們感到心安理得。在成年人眼裏,孩子不應該到處亂走,他們必須老老實實地待在爸爸媽媽讓自己待的地方;孩子不應該到處亂碰,因為周圍的那些東西都不屬於他們;孩子不應該大聲說話,他們應該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孩子應該在成年人規定好的時間裏吃飯、睡覺和行動,如果爸爸媽媽讓他們多躺一會兒,他們就不應該起床。這個發號施令的人對眼前的孩子沒有絲毫的憐憫,仿佛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這樣的人對孩子沒有特殊的愛,一如那些懶惰的父母會為了讓自己不用操心而命令孩子早一些上床睡覺一樣。

    誰會在讓孩子睡覺的時候產生一絲猶豫呢?可是,如果一個孩子對這一命令表現出爽快地服從,那麽他從本質上看應該不是一個“睡眠者”。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得到適當的、合理的睡眠,但他們必須能夠區分什麽樣的睡眠才是適宜的,也應該區分出什麽樣的睡眠是人為強製的。強者在對弱者發號施令時,會在無意中對弱者進行暗示,從而向對方施加自己的意誌。如果一個成年人強迫孩子睡覺,並盡可能地讓孩子多睡一些時間,那麽他就是在暗示孩子按著自己的意誌做,雖然他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無論這個照顧孩子的人是孩子的爸爸媽媽或是保姆,無論這個人是否曾受過高等的教育,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聯合起來強迫一個充滿活力的孩子去睡覺。在富有的家庭中,成年人們經常強迫2歲、3歲或4歲的孩子接受過多的睡眠。而貧困家庭中的孩子相對幸運一點,因為他們的媽媽不會把他們當成厭煩的根源,所以會讓他們到街上奔跑。我記得有一個7歲的小孩子曾告訴我他從來沒有看見過星星,因為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就會命令他上床睡覺。他對我說,他特別希望能夠在夜晚的時候躺在山頂上,仰望天空中的星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