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夠獨立行動後,他們和成年人之間就會出現矛盾。當然,沒有人能夠完全對孩子的視聽加以控製,進而將孩子徹底征服。然而當孩子能夠獨立行動、走路、觸摸各種東西後,一切都變得不同了。即使一個成年人對他的孩子的愛是真切的,但他仍會不時地產生一種自我保護的念頭,這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成長中的孩子和成年人擁有不同的心態,兩者之間的差別是巨大的,如果不對其加以調整,成年人和孩子就不可能和諧地一起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調整對孩子是不利的,因為孩子是弱者,他們沒有力量反抗,隻能夠服從。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成年人的需要時,成年人就會對孩子加以限製,特別是當成年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這樣一種自我保護的心態時,成年人就會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這些做法都是自己對孩子們愛的表現。

    成年人這種無意識的自我保護往往會以其他的形式表現出來。成年人的心是貪婪的,對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物品都有強烈的保護欲。然而成年人卻喜歡用“有責任正確地教育孩子”這個信條為借口,把自己的貪婪掩藏起來。就拿成年人總是讓孩子多睡覺這件事來說,表麵上看,他們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其實這隻是一個借口,他們心裏真正想的是:“隻要孩子睡了,就不會打擾我們的生活,這樣我們就可以多一些安寧。”

    我們見過這樣的場景,一位沒有什麽教養的媽媽覺得自己的生活被孩子打擾了,於是她衝著孩子吼叫、打罵,甚至把孩子從家裏攆出去。可是沒過多久,她又對孩子十分溫柔,不但用平和的態度撫摸著孩子,還會擁抱並親吻孩子,以表示自己對孩子的愛有多麽深。

    社會階層較高的媽媽們在這方麵似乎表現得好一些,她們會對孩子嗬護有加,讓人們看到她們為孩子奉獻了多少,以及她們對孩子多麽負責任,她們還會用一些道德觀控製自我的言行。其實這些社會階層較高的媽媽們反而更希望擺脫自己的孩子,她們給孩子雇了保姆,讓保姆代替自己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白天陪孩子玩、給孩子做飯、洗衣服、帶孩子出去散步,晚上哄孩子上床睡覺。這些媽媽往往會對保姆表現出很高的熱情、仁慈和耐心,甚至在保姆的麵前做出一副謙恭的樣子。其實這一切表現都隻為了讓保姆明白一件事,隻要你能讓這令人心煩的孩子離我遠一些,什麽我都能容忍你。保姆對這一暗示也心知肚明。

    孩子在開始學習走路的時候,會為自己邁出的每一步欣喜不已,然而就在這時,他們遇到了一群巨人,這些巨人對他們百般阻撓,不許他們自由行動。這對孩子而言是多麽痛苦的事情啊。我們知道摩西帶領希伯來人逃出埃及的時候,他們每時每刻都需要在沙漠中與幹旱進行鬥爭。當他們好不容易離開了沙漠,來到了綠洲,另一場戰爭又在等著他們。與亞摩利人打仗的經曆成了他們記憶中永遠的痛苦,他們對戰爭充滿了恐懼,於是不停地在沙漠中徘徊。40年過去了,一些人精疲力竭,最後死去。孩子們所處的境地不亞於希伯來人在逃出埃及時所處的境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