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來到陌生的地點或者公共場所時,都喜歡連接那裏的免費Wi-Fi,節省手機自身的流量。然而,免費Wi-Fi的背後也隱藏著巨大的不安全因素。

有人曾經因為連接了陌生場所的免費Wi-Fi,被黑客竊取了網銀密碼,導致銀行卡內的大量餘額被通過網銀的方式轉走。

因為抓住了人們喜歡蹭免費Wi-Fi的心理,許多黑客會通過自己的電腦建立免費Wi-Fi,再偽裝一個看上去比較正規的Wi-Fi名稱,一旦有人連接,其所有的網絡操作都會進入黑客的移動設備中。例如郵箱賬號、密碼、網銀賬號、密碼等,黑客會對這些數據進行專門的分析和破解,掌握了這些信息之後,輕而易舉地對賬戶中的資產進行轉移。

黑客通過免費Wi-Fi竊取用戶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手段。

一、“綁架”正當網站

黑客將正規的網站地址“綁架”到非法網站上,使用者雖然輸入的是正規網站的地址,但跳轉出來的卻是一個仿真度極高的假網站。

二、攔截數據

黑客可以憑借非法軟件攔截到用戶的網絡數據,即使用戶在操作時沒有輸入密碼,但隻要獲得了用戶名,黑客就可以通過專門的軟件對密碼進行破解。

三、竊取賬戶

有些黑客無法完成密碼的破解工作,卻可以通過移動Wi-Fi將用戶的賬戶截取,再修改成自己的賬戶,一旦該賬戶發生轉賬等行為,黑客就會將其占為己有。

除了要注意免費Wi-Fi的陷阱之外,如果需要進行一些資金的轉賬等操作,最好使用銀行的專業客戶端,安全係數相對更高,減少賬號和密碼被盜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