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轉眼就滑到了2004年。

    1月6日上午,飛宇科技。

    經過近半個月的扯皮,急速網絡的A輪融資也落下了帷幕!

    因為其他幾家強烈反對紅杉資本的份額有點高,最終談判的結果是這樣的:

    紅杉資本作為領投方,投資5000萬人民幣。

    新宇誠投和軟銀作為第二梯隊,各投資4000萬人民幣。

    其次,是高盛和IDG接下了剩下的7000萬,各投3500萬。

    最終由這五家,瓜分了2億的融資份額。

    融資完成後,飛宇科技依作為急速網絡的控股公司,占股百分之70.59。

    紅杉資本為第二大股東,占股百分之7.35。

    新宇誠投和軟銀並列第三大股東,占股百分之5.88。

    高盛和IDG並列第四大股東,占股百分之5.15。

    應該來說,幾家投資方都有點意興闌珊的意思。

    幾千萬人民幣的投資,在人家眼裏就是小錢。

    這就好比幾個土財主,揮舞著厚厚的美刀來某個米其林評級五星的飯店吃大席。

    結果,店家說本店隻賣糕點。

    好吃是好吃,就是沒吃飽!

    錢沒花出去,也體現不出身份。

    總結來說,就是不過癮!

    沒辦法,江飛宇就隻打算融這麽多錢而已。

    股份賣多了,江飛宇覺得虧!

    至於,在急速網絡中繼續引入IDG等於變相增強其在飛宇科技中的股本。

    對此,江飛宇絲毫不擔心。

    反正,過個幾年後江飛宇是要把急速網絡的業務出售的。

    就是不知道,到時候誰是接盤俠呢!

    江飛宇還算夠仁義,打造成上市公司才賣。

    光是上市公司這個“殼”,都值不少錢了!

    融資的2個億會分成兩筆,在兩個月內陸續到賬。

    現在對於急速網絡來說,幸福的煩惱是如何把錢花出去,以便能產生最大的收益。

    2個億人民幣,還要在1年內花完,足夠麥國權的團隊使勁造了。

    別忘了,急速網絡自身的造血功能也不差。

    2億形成的杠杆,足夠做4、5個億的事情了。

    據說,麥國權已經拉著公司所有經理級別的領導開了好幾天的會了,就是為了盡快給江飛宇交出一份滿意的“花錢計劃”。

    會議室內,江飛宇終於點頭道:“行吧,就按照這個版本的計劃執行吧!”

    聞言,麥國權和其他6個與會的部門經理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份“花錢計劃”,麥國權已經帶著自己的團隊改了7個版本了。

    真的是到了所有人絞盡腦汁的地步了。

    老板要是再不滿意,他們也不知道怎麽改了。

    江飛宇看著包括江晨東在內的眾人,說道:“我知道你們最近都很辛苦,元旦節也沒有休息,但是今年是公司上市衝刺的關鍵一年,往後的工作隻會更加辛苦,這一點你們都要有心理準備。”

    按照初步擬定的擴張計劃,可以預估的是:這幫人今後加班肯定是家常便飯的事。

    有的人,甚至可能一年到頭要全國各地出差了。

    這種常年不著家的工作狀態,真的非常磨人。

    眾人聽完後,心裏不免五味雜陳。

    在麥國權的帶頭下,7人都幹巴巴地說了一兩句應付式的場麵話。

    至於內心怎麽想的,就不知道了。

    “當然了,咱們公司的企業文化一直奉行‘收獲與付出成正比’的理念,我這裏能給大家的福利隻有三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