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德向這個孩子展示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並對這個孩子循循善誘,他沒有讓這個孩子適應自己,而是讓自己先適應這個孩子。在生活中,伊塔德不斷用新生活的魅力吸引這個孩子,征服這個孩子,所以這個孩子並沒有感覺新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折磨和負擔。伊塔德的這些方法都非常適合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使用。

    我相信,到目前為止,再沒有哪份資料提供過比這更鮮明、更令人信服的社會生活與自然生活之間的對照,也沒有哪份資料能夠如此直觀地表明社會僅僅由放棄和限製組成,即不讓他跑的欲望得到滿足而讓他走路,不讓他喊叫的欲望得到滿足而讓他調節說話的聲音。

    伊塔德從沒有強迫過這個孩子,他隻是讓這個孩子一點一點感受到社會生活的美好,最後喜歡上文明生活。伊塔德取得了成功。想要過文明生活就要放棄自然生活。我們從大自然中搶奪了一個人,就像從媽媽的懷中搶奪了一個新生兒一樣。不過,這是為了讓他過一種新生活。

    我們在伊塔德的文章中看到,人類的愛戰勝了自然的愛,野孩也最終被伊塔德的愛打動,不再沉溺於自然景色之中。有一天他跑到了鄉下,可是最後他還是回到了伊塔德的身邊,因為隻有這裏才有好吃的東西和溫暖的床鋪。

    人在社會生活中感到了歡樂,並在集體生活中感到了人類的愛,可是人畢竟還是自然的一分子,所以人不能離開自然。孩子要從自然中獲得必要的力量,這樣他們的身心才能健康地發育。人與自然之間的聯係是天然的,自然會影響人類的身體發育。有一位科學家曾把小豚鼠和地磁隔絕起來,並發現這些小豚鼠長大後都得了佝僂病。

    如今,我們按照伊塔德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我們必須培養人適應社會生活,而人既屬於自然界,又屬於生物界,所以我們必須讓孩子符合人的自然活動的表現。可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忽略了這一點,他們忘記了人在生命初期屬於植物生物。

    為了讓教育中的這種轉變得以緩和,我們必須在教育中加入自然本身。我們不要強製性把孩子從媽媽身邊奪走,然後關在學校裏。“兒童之家”的出現恰好讓孩子的呼喊和媽媽的答應相呼應。

    目前,我們以兒童保健的形式進行著這部分的教育。我們會讓孩子在戶外或公園裏成長,或帶孩子去海邊曬幾小時太陽。那些從事航運業的人和居住在亞平寧山區的人都明白,最有助於孩子健康的成長方式就是讓孩子在大自然中活動和成長。我們可以讓孩子穿上舒適的童裝、涼鞋,裸露他們的下肢,這樣他們就不會受到文明枷鎖的限製。不過,我們必須要記得,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隻能為了獲得由文明所提供的樂趣而犧牲自然特權,不可以做無謂的犧牲。

    但是,我們雖然對現代兒童教育做了許多改進,卻仍然持有否定孩子心靈表現以及精神需要的偏見。我們把孩子看成一個需要我們愛護的軀體,並認為隻要能讓他們在運動中生長就夠了。想成為一位好媽媽或好老師,我們最需要做的並不是製止孩子在花園中亂跑或攀折花木,或對孩子發出不要踐踏草坪的忠告,也不是為了滿足孩子身體發育的生理需要而讓孩子活動腿腳並呼吸一些新鮮空氣。孩子的肉體生命需要從大自然中獲取力量,所以他必須從精神上和大自然進行交流。想要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就要讓孩子從事農業勞動,教他們如何培育動植物,並讓他們在活動中對自然進行思考和理解。

    萊特夫人已經在英國設計出了兒童教育方法的基礎,即讓孩子學習園林學和園藝學。她在對生命發展進行思考的過程中看到了宗教基礎,並發現孩子可以在造物的過程中讓心靈與造物主相通。她把寫生視為智力教育的起點,並認為寫生不但能讓孩子了解藝術,還能讓孩子獲得植物、昆蟲和農作季節觀念方麵的知識,更能讓孩子了解日常家庭生活。她認為,孩子對家庭生活產生的初步概念源自對食品的栽培和烹飪以及飯後對餐飲用具的清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