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講“我”的故事

    “我賣的不是雪佛蘭汽車,我賣的是我自己。”這是世界汽車銷售第一人喬·吉拉德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至今在銷售界還人氣爆棚。這句話為什麽會流傳至今、享譽世界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顧客、商品、銷售人員構成了銷售活動的三要素。顧客想要購買商品,我們想要推廣賣出商品,那麽我們就成了聯係顧客和商品的橋梁。經過我們的介紹,顧客更加了解商品的信息,然後決定買還是不買。在買東西的過程中,顧客雖然是衝著商品來的,但是商品自己不會說話,還是要通過我們的服務和介紹來了解。假如,我們態度真誠,顧客對商品的第一印象就會好,就願意聽我們講自己的故事,接下來的事情就順水推舟了。但是,我們如果對顧客愛答不理,對顧客的谘詢一問三不知,即使其產品質量很好,我們的故事講得再精彩,客戶也會持排斥心理。

    故事銷售強調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講故事推銷產品之前,首先要推銷你自己。換句話說,就是講故事銷售,我們首先要向顧客講的就是關於自己的故事。所謂對顧客講述自己的故事,就是要讓顧客聽了故事以後喜歡我們,覺得我們可以信任。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顧客來說,就像一件件的商品。玉樹臨風、儀表堂堂、態度真誠、服務周到,是人見人愛的搶手“商品”,所有的顧客都喜歡;相反,邋裏邋遢、粗俗魯莽、誇誇其談、盛氣淩人的人,不要說顧客,就算是我們自己碰到這樣的人,也會避而遠之。

    可以說,我們給顧客講故事就是在和顧客“互動”。既然是互動,隻有彼此不討厭、相互信任才能進行下去。顧客從心底裏接受了我們,才會耐心地聽我們把產品介紹完,聽完產品故事。所以,銷售的第一步是要讓顧客信任我們。如果顧客對我們有諸多的不滿和警惕,即使商品再好、故事再精彩,他們也不會相信,從而拒絕購買。

    因此,讓顧客接受我們,講我們自己的故事,是講故事銷售的首要任務。不信的話,就來看看下麵這個案例。

    陳深是一位基金銷售人員。他剛剛入行的時候,每次出去見客戶,推銷理財產品的時候,雖然他很努力,但是他每次都碰一鼻子灰。經過幾次碰壁,陳深開始思考:為什麽每次見客戶都會失敗呢?為什麽客戶不能聽自己把話講完呢?在確定理財產品沒有問題之後,陳深開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因為自己講解得不好,還是因為自己的某些行為讓客戶覺得很反感?他找出自己的缺點,一一改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甚至邀請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一起吃飯,請他們指出自己的不足,促進自己改進。第一次聚會的時候,朋友和同事就給他提出了很多意見,比如:性格太急躁,沉不住氣;專業知識不紮實,應該繼續學習;待人處世總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沒有為對方考慮;做事粗心大意,不注意細節;常常自以為是,不聽別人的勸告,等等。

    陳深聽到這樣的評價,不禁感到汗顏,原來自己有這麽多的毛病啊,怪不得客戶不喜歡聽自己講故事。於是他下決心一定要改正自己這些不足。後來,他聽到的意見越來越少,同時,在自己的工作上,他的簽單率越來越高,客戶也越來越喜歡他。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兒。”在講故事進行銷售的過程中,產品的質量雖然重要,我們個人的專業素養同樣重要。把自己包裝好,講好自己的故事,顧客才有可能購買我們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的誠意、熱情以及勤奮努力的品質更能夠打動客戶,從而激發客戶的購買

    意願。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會以為,商品的品牌和質量是客戶優先考慮的因素。實際上,影響客戶購買心理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門店的環境、產品的包裝、售後服務等。但是,隻要顧客從內心接受了我們,對我們產生了好感和信任,就會更加接受我們所講的故事和推薦的商品。接下來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有一項市場調查發現,約有七成以上的消費者之所以願意買銷售人員推銷的產品,是因為肯定銷售人員的服務好,為人真誠善良,顧客比較喜歡他、信任他。反之,如果我們不能夠很好地向顧客講出我們自己的故事,讓客戶接受我們,那麽我們的產品再好也是難以打動消費者的。這就是為什麽要講“我”的故事的真正原因所在。

    總的來說,我們首先應該講出我們自己的故事,這也剛好印證了喬·吉拉德說的那句話:我賣的不是雪佛蘭汽車,我賣的是我自己。

    作為銷售人員,為了更好地講出自己的故事,我們在提升自己形象的同時,還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自己的修養,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呈現在顧客麵前。讓顧客信任自己,接受自己,那麽銷售就成功了一大半。

    讓客戶對你放心,比讓客戶對產品放心更重要

    “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隻有不會賣東西的人。”相信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要想在銷售界站穩腳跟,就必須堅信自己一定能賣出東西。這是銷售人員一切工作和行動的指南,也是銷售人員獲得成功的基本要求。

    作為一名優秀的銷售人員,我們要賣出去的第一件產品是什麽?就是自己。隻要把自己成功地推銷出去了,銷售也就成功了一半。這其實也很好理解,一個對自己都沒有信心的人,如何能把手裏的產品賣出去?

    喬·吉拉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之一。他曾經出過一本書,叫作《怎樣銷售你自己》,書中說道:“銷售的要點是,你不是在銷售產品,而是在銷售你自己。”這本書就專門在強調這一銷售信條,書中還說:“讓客戶對你放心,比讓客戶對產品放心更重要!”

    銷售界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四流的銷售人員賣價格,三流的銷售人員賣產品,二流的銷售人員賣服務,一流的銷售人員賣自己。從這句話就能看出來,成功把自己推銷出去有多重要。我們一直認為,隻要產品好,就不怕賣不出去,其實,銷售人員才是銷售過程中最關鍵的。

    那麽,作為銷售人員,我們應該如何讓顧客對我們放心呢?其實,讓顧客對我們放心的方法非常簡單,那就是:自信!

    沒錯,就是自信。自信對每一個銷售人員都很重要。當我們向顧客講述關於我們自己的故事的過程中,言談舉止中若能流露出充分的自信,則會贏得顧客的認可和信任。而認可和信任是顧客購買你的產品的關鍵因素。銷售人員吃閉門羹是家常便飯,假如我們不能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克服內心的恐懼,就會永遠被拒之門外。自己首先要信任自己,才能讓別人也信任你。信任則決定了顧客是否會購買你的產品。

    同樣,在向顧客講述關於我們自己的故事時,導致銷售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我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認為自己無法將產品通過故事銷售出去。

    這裏有一個相反的例子,大家應引以為戒。

    一天,一位銷售人員去向一位商界的成功人士奧裏森·馬登推銷產品。當他推開馬登辦公室的門時,麵帶羞怯,小心翼翼地走進辦公室,抬頭打招呼時,眼神飄忽,不敢注視馬登。馬登熱情地向他打了招呼,銷售人員接著便向馬登講述了一個關於“自己用了產品如何”的故事,在講故事的時候,銷售人員神情緊張,聲音很小,毫無感染力。故事講完後,馬登一言不發。

    “我想今天可能沒有我的訂單,是嗎?”銷售人員向馬登問道。

    “是的,你改天再來吧,等你能夠相信自己的時候再來。”馬登對銷售人員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