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章節中提到的女老師雖然沒有太多經驗,但這位充滿熱情的老師也認為,在兒童內心深處是存在紀律性的,不過,在證明這種觀點時她遇到了一個難題。

    這位老師的觀點就是讓兒童擁有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由,不論是誰永遠都不應該去幹擾兒童所有的自發行為。同時她還認為,作為老師不應該強製要求兒童做他們不想做的事,而且也不能采用獎賞、懲罰或恐嚇的方式去教育兒童。老師要有充分的耐性,而且應該扮演一個被動的角色,如果能從兒童的身邊隱退就更好了,這樣兒童就不會受到老師個性的影響,從而有足夠的空間和自由來發展他們的心理。後來,為了提高兒童的服從能力,這位女老師為兒童準備了很多東西,不過,兒童的服從意識並沒有像她所想的那樣逐漸增加,恰恰相反,這種意識的發展還倒退了。

    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是就否定了她此前學習的那些原則呢?當然不是,問題出在她對理論與實踐結果間的某些東西未能足夠重視,這些東西就是執教時的實踐經驗。在麵對這個問題時,沒有經驗的新手是需要幫助和相應指導的。其實不僅是老師,就像內科醫生或另外一些了解某種理論或原則的人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當他們進入實踐工作中時就會產生這種工作遠比求解數學方程困難得多的感覺。

    我們應該一直記住一點,人內心的紀律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人類是在後天的生活中形成了紀律性。為人類紀律性指明形成的方向就是我們擔負的使命。兒童表現出專注時就表明他們開始具有紀律性了,此時他們能夠將精力集中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麵。這些引起兒童興趣的事物除了能夠幫助他們獲取實踐操作的經驗外,還能在兒童控製錯誤時給予他們幫助。兒童的心理在這種實踐經驗的作用下,逐漸達到了整體的統一,此後兒童能快樂地生活,並且能專注到忘記自我且非常安靜的程度。在看到兒童的這種讓世界為之折服的能力後,任誰都會感到驚訝,因為通過這種能力,我們可以了解到人類心理的價值有多麽大。指引兒童通往完美,教給他們克服障礙的方法等就是老師的工作任務,事實上,兒童成長時遇到的最大障礙或許就是老師帶來的。假如兒童已經具備了這種紀律性,在遇到任何困難時他們完全可以靠自己來解決,這樣一來,我們也就沒有必要進行這一工作了。

    3歲的兒童在剛踏進我們學校大門的時候,很多非常嚴重的問題已經擺在了他們麵前。因此他們將自己的本性掩藏起來,而且掩藏得很深,並且產生了防禦意識。兒童原本應該具有的安靜、快樂及聰穎都消失無蹤了,相反,在他們身上僅僅體現出了諸如懶散的行為、不清晰的表達,不聽從成人管教的性格等極其淺顯的個性。

    不過,喚醒兒童的智力與紀律性的任務將由我們來完成。雖說現在的教育壓製著兒童,但他們並沒有屈服。要想改變他們的現狀,我們也是有辦法的,重要的是學校要給予機會讓兒童得以發展並在精神上得到自由。而且老師應該認識到,要想讓兒童得到完全的自由就一定要掃除阻止他們的心理正常發展的障礙,而這些障礙就是目前他們表現出來的防禦性的行為以及不良的習慣。

    我們要以掃除障礙為起點開始進行教育。假如老師們不能區分兒童的行為是真正的衝動,還是由平和心理自然產生的能力的話,那麽,老師的教育是不會取得任何成效的。老師要有效地進行教育工作的前提,就是將這兩種性質不一樣的行為區分開來。要區分它們並不難,兩者各有特點,它們是兩種相背離的行為,但都是兒童在自由的意願下進行的。如果老師想洞悉兒童的行為並給予他們指導,那就一定要先分清楚它們的差別。這種工作與醫生的工作有一定的可比性。當醫生給患者診斷患了什麽病之前,他首先要能區分病態和健康的狀態,隻有在能分辨出有病還是無病的前提下,他才能對各種病症進行診斷。教育也一樣,我們要想幫助兒童走上通往完美之路,就先分清各種能力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壞的。那麽,對於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我們是否也能準確地描述出來呢?這是能做到的,我們已將各個階段中較為典型的一些特征提供給老師了。

    接下來我們就以三四歲的兒童為例來探討一下,因為他們成長到現在還未與任何可以刺激內心形成紀律性的因素接觸過。我們的討論會圍繞三種類型及其特征進行簡單的描述:

    1.主動行為失常型。在此,我們隻對行為本身進行討論,至於行為出於什麽目的並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兒童的內心欠缺和諧與協作等缺陷通過他們的這些行為得以表現出來。這些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症狀,它們與神經醫學有所關聯,與哲學是不同的。當醫生給患有嚴重疾病的患者診斷時,他們往往能通過患者的一些主動性行為找出某些細微的缺陷。醫生十分清楚,這些缺陷在接來下的治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以處於爬行癱瘓第一階段的患者為例來說明,在明確缺陷的重要性後,醫生除了從心理失常及行為紊亂等方麵入手為患者進行診斷外,還會考慮其他方麵。這種病會表現出心理失常及行為紊亂等症狀,如果患此病的兒童行為遲鈍的話,患者或許還會有諸如言行失禮、情緒不穩定、時常有前衝或旋轉的行為等病症,不過,這些行為對於醫生的診斷沒有太大幫助。對於主動行為失常的孩子,我們可以對他們進行教育,讓他們主動行為失常的次數逐漸減少,而且他們的早期運動行為也能轉向正常。在兒童正常發展的過程中,老師的工作就是尋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活動或方法幫助孩子們協調運動時得以正常發展,而無需對他們表現出的所有行為失常情況都予以糾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