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此前通過實驗得到了一些成果,在對此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之後,我們即將開始進行研究它們的工作,然後一一進行解釋。我們通過兒童的年齡和每個年齡段裏兒童表現的興趣的觀察,得到了很多研究材料。由此發現,兒童的行為與人類的最高特征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

    在這些現象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正在進行中的建設的過程。猶如毛毛蟲的發展一樣,當毛毛蟲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它會爬到樹葉上,然後在兩根莖稈之間開始工作。我們在一段時間後就會神奇地發現,一條細而透明的絲線從毛毛蟲嘴裏不斷吐出來,然後開始結繭。在觀察兒童時,我們最開始會注意到他們可以專注地做某件事情。在我們的學校中有一個三歲半的小女孩,我們對她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都感到驚訝。不管她身邊發生了多麽有趣的事,她都不會受到絲毫影響,而繼續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手頭的工作上。在兒童中鮮少擁有她的這種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就算是成年人,能這樣專注的人也隻能是某些個性鮮明的人。這常常被我們當成天才具有的特征,因為這發生在一個年齡很小的兒童身上,我們自然把她當成天才看待。而這個情況如果在很多孩子身上都發生過,那麽,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重要事實是毋庸置疑的。好比我們用羅盤導航那樣,對兒童來說,專注地做某件事對他們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的意思並不是說一定要他們都用相同的方式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假如兒童做事時都不能專注地工作,那麽,他們的成長就不能正常完成。這樣一來,周圍事物就能輕易地左右他們的思想。兒童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很感興趣,而其會逐件地做這些事。不過當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後,他就會靜下心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大家都知道,一個不停跳槽的成年人將永遠停留在所謂的“事事通,樣樣鬆”的狀態,而一直找不到適合他的工作。但一個具有明確目標的人,就能將自己的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最終獲得成功。這個問題已引起了我們重視,因此在勸告大學生們的時候,我們總是反複對他們強調:一定要具有專注的精神。然而建議終究隻是建議,這種辦法毫無作用。我們都無法讓成年人接受建議而集中精力,更別說僅僅三歲半的孩子了。顯而易見,兒童們集中自己的精力做事並不是有意識的。

    兒童心理學通過兒童能專注做事這個事實又增添了新的內容。在這一情況的展示下,我們了解了大自然讓一個人的逐漸形成性格的方式。讓兒童萌生某種特殊的興趣就是大自然采取的方式,兒童在這種興趣的幫助下,他的個性發展所必需的創造性工作就能得以完成。

    一旦兒童擁有了這種集中精力在某件事情上的能力,他們就開始擁有了韌性。我們又將韌性稱為持久力,這是人類性格的特點之一。韌性會隨著專注能力的出現而出現。我曾說過,兒童常常會一直重複做某些事,他們並不是出於某些目的而反複做這些事,顯然,有一種內在的目的在驅使著他們。一旦兒童專注於某件事,他就會不知疲倦地重複著做此事。這種重複的行為具有鞏固的作用,它是另一個人類性格形成中的階段開始的標誌。此時,並非出自兒童的意願,而是自然的意願在發揮著作用,人類正是在大自然這種方式的幫助下,得以健康地成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