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即將對另一個方麵的問題進行討論了,在嬰兒出生後的幾年內這些問題是很重要的,這個問題就是兒童的性格及其形成的問題。

    以前的教育對性格的培養非常重視,雖然以前都沒有具體的培養方法,甚至都不知道什麽是性格。不過在舊式教育理論認為,用字母“X”來表示的性格也應該包括在教育內,如果僅僅進行智力教育和實踐教育是不夠的。這就表明人格這個重要部分已充分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人們對諸如勇氣、堅毅、責任感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等美德是很重視的。可見,進行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關於道德教育的想法在人們的思想中仍然不清晰,他們還不能給性格下一個具體的定義。

    以前,針對性格這個問題,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們都進行過討論,但仍然沒能為性格作一個準確的定義。從古希臘開始,就曾有泰奧弗拉斯托斯以及弗洛伊德、 榮格等學者都努力探尋過這個問題的答案,然而,結果都像羅姆克所的那樣,“我們一直都在進行試驗”。

    到今天也沒有出現一個能被所有人接受的定義,不過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性格的重要性。近年來,人們主要從身體、道德、智力因素、意願、人格及遺傳等方麵去研究性格。1876年由哈森將“性格學”首次提出來之後,一門以性格研究為主的新學科就逐漸形成了,不過,人們一直沒能通過精確的理論對性格學進行研究,而僅僅停留在投機式的研究上。後來很多現代改革家及學生們為此投入了極大的精力,不過令人不解的是,他們不管是研究單個的人,還是從抽象的角度進行研究,一直隻選用成年人作為研究對象。就連那些以教育為研究方向的人也是一樣,不論是以經驗還是宗教為出發點,兒童都被他們忽視了,即使他們偶爾也會提到關於遺傳和出生前的影響的內容,但彌補這個遺漏的人卻寥寥無幾。

    我們正是針對這個遺漏而進行的研究。兒童是我們展開研究的切入點,因為隻有借鑒兒童的自然行為,我們才能另辟蹊徑,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新的思考方法。我們從兒童的行為中得知,兒童性格的發展是由他們個人的眾多努力促進完成的。他們做出的努力不受外部因素所影響,而是由他們的創造潛能,以及平時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礙來決定的。這時,觀察和詮釋人心理方麵的建設就引起了我們很大的興趣。我們應該從嬰兒出生後,其性格和個性還未形成時開始進行研究,研究將持續到他們的性格和個性全部形成為止。人的心理發展自然是由在人們潛意識中紮下根的自然規律來決定的,所有人在這一點上都是相同的。每個人後期的不同生活決定著彼此間的差別,因為每個人後期的生活道路上都會不斷遇到很多困難,這些困難最終對人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

    應該說,這個理論必須能夠解釋人類從出生開始到成熟這個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不過,我們現在隻有先以兒童的生活作為主要對象來進行研究,然後以此為基礎,去研究個體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同發展形式。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對人的性格的研究將通過研究人們的行為來進行。就像我在前麵說的那樣。將人從出生到18歲之前這個過程分成以下三個階段:本書中主要研究的年齡段——0~6歲、6~12歲、12~18歲。我們又將每個階段分為了兩個小階段。當我們分別研究這些階段時發現,兒童處於這些階段時的典型心理之間存在很大的區別,另外不同的個體也有巨大的差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