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物學正在朝著一個新的方向發展。過去,在研究動物或植物時,科學家們通常都會選取成年個體來作為研究標本,在研究人類時也一樣,科學家的研究全是圍繞成年個體進行的。而且也隻有成年人才能成為倫理或社會形態問題的研究對象。在所有研究和討論中,人們最感興趣的就是關於死亡的話題,不過,由於每個人都在走向死亡,所以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並不會讓人感到奇怪。另外,所有關於道德問題的討論也是圍繞成人世界的社會關係或相關法律進行的。而現在,科學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了,不論是研究人類,還是其他生命形態,幼年個體以及這些生命的起源成了研究的中心。而且胚胎學和細胞生態學(對細胞生命進行的研究)等學科還走在了研究的前列。同時,一門新興的哲學正隨著對這些低級形態生物的研究而興起,我們從觀察的結論中可以得知,這門哲學並不僅僅隻具有理論性,也不是早期抽象思想家們得出的結論,它是以科學為根據的。現在,這門新興起的哲學正隨著在實驗室內的實驗進展逐漸從神秘的麵紗後走了出來。

    事實上,我們正是在胚胎學的帶領下,回到了成年個體的起點。這是生命的早期階段,很多在這個階段中存在的東西和成年階段是不同的,或者說兩個階段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態。由於抽象思想家們在早期根本不了解生命,所以現在對胚胎學進行研究的這門科學讓研究兒童性格的人們看到了希望。

    現在我們將兒童和成年人進行一番比較,通過這種十分簡單的說法來表明研究兒童的必要性:兒童成長道路的前方通向生命和輝煌,而成年人卻正走在通往死亡的路上。兒童需要做的事情,是盡力打造自己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當然,他們走過兒童時期長大成人之後也就與成年人一樣了。由此可見,與成年人的生命發展不同的是,兒童生命的發展方向是逐漸達到完善和完美。我們從上麵的表述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隻要是能夠完善自己的事情,兒童都很樂意去做。在完善自我的過程中,兒童的生命是快樂而幸福的,而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卻充滿了壓抑。

    兒童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變得更強壯、更聰明,對他們來說,生活就是自身的一種延伸和擴充。他們獲得的智慧和力量正是在逐漸接觸的工作中及各種行動的幫助下得到的。不過,雖然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獲得了種種能力,但不好的一麵伴隨而來,因為他們長大後就不具有兒童時期完善自己的力量了。簡單而言,他們身邊已沒有像以前那樣幫助他們成長的人了。

    當然,對嬰兒時期進行的研究與成年人有聯係,假如我們將研究跟蹤到嬰兒的胚胎時期,也就是他們還在母親子宮裏的那段時間,他們的成長與成年人仍有聯係。如果再追溯胚胎形成前的過程,又需要父母雙方的細胞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無論我們是研究兒童的成長過程,還是追溯嬰兒的原始狀態,都與成年人息息相關。

    兒童的生命與成年人是存在聯係的,如果對兒童成長所要經曆的路線進行研究,我們將會得到很大的樂趣並受到啟發。

    孩子是因為愛而降生的,自然規律要求我們去照料他們,我們給他們的愛也是一種自然源泉。因此,孩子出生後都會得到父母百般的嗬護和精心的照料。兒童不會被成年人撇在一邊孤立生存,因為他們與外界之間有父母作為第一道防線。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自然賦予的,在這份愛裏麵不會摻雜任何虛偽的成分,而且父母的付出往往不需要任何理由。父母給孩子的愛是偉大的,它代表的是一種能力和本能,它可以讓一個人甘願為他人付出,甚至為另一個人而犧牲。為了保護孩子,全天下的父母都情願付出自己的生命,而這種無私的愛是與生俱來的。即使為孩子犧牲了太多,但父母仍不會覺得辛苦,相反,他們從這種奉獻中得到的是一種快樂。我們從沒有聽到一個人會說:“看那個人多倒黴,因為他有兩個孩子!”與此相反,人們會認為這兩個孩子是非常幸運的,他們會聚父母的萬千寵愛於一身。父母具有一種天性,這讓他們非常樂意為孩子做任何事情。人類這種無私奉獻的美好情感正是被孩子喚醒的,不過那些不屬於這個家庭的人是無法做到的。比方說,在貧困的情況下,父母肯定寧願自己餓肚子,也會把僅有的一點食物留給孩子吃。但如果你讓一個商人把自己賺取的錢財讓給他的對手,那他絕對不可能那樣做,他也不會說:“這些好處我不要了,都給你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