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世的擦身而過。我們生活在城市中,每天都要與許多人擦肩。城市變得越來越擁擠,我們經過的人越來越多,能夠彼此駐足相視的卻越來越少。

    很多人,從我們身邊經過一次,還沒來得及看見樣貌,便再也不會出現;很多人,每天都會從我們身邊經過,卻仍然未曾看清對方的樣貌;很多人,看見了樣貌,還沒來得及請教姓名便匆匆而過;很多人,雖然每天都會相視而笑,卻一直沒有在生活中相交。

    樓房越來越高大,生活的空間卻越來越小,水泥打造的房間,鋼鐵打造的大門,防護欄封閉的窗口,讓我們成了籠中的寵物。兩點一線的路程,成了我們每天生活的重心。

    兒時的好友漸漸地遠離,各自投入到新的生活中。相冊中的照片褪了顏色,日記裏的字跡變得模糊不清。那年幼時的純真的情誼,也被時間的長河衝刷得淡了許多。

    麵對鏡子的時候,鏡中的人看起來那麽陌生。夜深人靜時,想要回憶過去,卻發現通往記憶的大門已經上了鎖。那鎖又大又重,鎖孔裏堵滿了鐵鏽。

    生活越來越忙碌,心卻越來越孤獨。渴望有人陪伴,卻無法打開心房。成熟了,在乎的東西便多了。長大後的人們,拋卻了那份單純的情誼,拋卻了一起玩耍的興致,拋卻了不分你我的距離。

    不知何時起,朋友之間的感情發生了變化,關係發生了變化,距離發生了變化。

    手機電話簿裏有上百個號碼,想要傾訴時,卻沒有一個可以撥打;QQ好友裏十幾個分組,成百上千的好友,想要閑談,卻沒有一個能夠交談。隻有在過年才會收到的短信,電話裏簡單的客套,聊天框裏微笑的表情和“嗬嗬”……大家都變忙了,忙得連寒暄的時間都沒有,又哪裏有時間談心。

    當朋友漸漸變得陌生和疏遠,當朋友間不再直言不諱、無話不談,心也變得越來越孤單。

    (二)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鬆子落,幽人應未眠。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為他的好朋友“丘員外”丘丹所作,名為《秋夜寄丘員外》。當時,丘丹正在山中修道,詩的前兩句寫了詩人自己,是寫實,後兩句寫了詩人心係之人,是想象。

    深秋的夜裏,天已經有些涼了,詩人一邊散步,一邊吟著詩。抬起頭,一輪明月當空,皎潔的月光如水,讓人不禁心神蕩漾。

    如此的良辰美景讓詩人倍加思念遠方的友人,很想知道那個與自己心意相投的人如今正在做什麽。

    如今已是秋天了,他那邊寂靜無人的空山中,是否能聽得見鬆子落在地上的聲音?若是聽得見,那“吧嗒”“吧嗒”的聲音一定也會讓他感到深山的空寂吧。

    若是他還沒有睡,也和自己一樣,正在賞著這一輪明月就好了。想到這裏,詩人的臉上浮現出淡淡的微笑,笑中透著滿足和期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