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孩子的挫敗,媽媽們先要承受得住

    常有這樣的景象出現在我們身邊:孩子比賽失利,懊惱地掉眼淚,陪在旁邊的媽媽無比心疼,於是上前安慰說:“我們認為你是最好的。”在媽媽看來,這樣會讓孩子停止哭泣。而實際上恰恰相反,孩子會哭得更厲害。

    這時候,孩子很可能從因為挫敗而難過而變成了認為裁判不公感到委屈。其實,這種想法的轉變比哭泣本身更為嚴重。因為大人安慰的話語在孩子的心裏其實已經翻譯成:“我是最好的,老師是不公平的,我再也不要參加了!”如此累積下去,孩子會更加認為自己沒有輸,開始抱怨別人對待自己的不公。最後,就會把自己的失敗歸在裁判或他人身上。這種心理嚴重時就會扭曲為自己的目空一切以及對社會的不滿和仇視。

    ☆鼓勵孩子敢於向逆境下“戰書”

    通常情況下,孩子身處逆境時就會產生消極情緒,對繼續挑戰下去沒有信心,一心想著“撤退”。其實,這時候你可以用鼓勵的話語,樂觀的微笑,讚許的目光來增強孩子麵對挫折的勇氣。這會讓孩子知道,麵臨挫折和失敗,沒什麽可怕的,這次失敗了,下次再努力就是了,隻要戰勝了挫折,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比如,當孩子爬山怕高、怕摔倒時,你就鼓勵他:“別怕,你能行,摔一跤算什麽,你會戰勝山頂的”;當孩子害怕走平衡木、遊泳時,你就告訴孩子:“你可以的,戰勝它,你就是最強大的”……

    ☆為孩子塑造一個樂觀向上的家庭氛圍

    有了快樂的家長才會有樂觀的孩子,要想你的孩子具有樂觀的心態,首先要給他塑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這種氛圍來源於媽媽的樂觀、自信、豁達,這種態度將深深影響和熏陶孩子。

    比如,某天早上你出門上班時,碰巧下起雨來。這時候,千萬不要說:“真倒黴,偏偏要出門的時候就下雨!”因為這樣說,並不能改變下雨這個事實,卻會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糟糕情緒。如果換一種說法,比如你說:“呀,太好了,下雨了!綠樹和小草都會長得更快一些了。”這樣的話語不但會給自己帶來一個好心情,同時也會將快樂傳遞給孩子。長此以往,你的這種良好心態就會讓孩子受到影響,使他無論麵對何種環境,都能夠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

    通過這種向逆境下“戰書”的做法,孩子會逐步樹立起信心,想方設法去戰勝困難,即使失敗,他也從中得到了挑戰苦難的暢快。當戰勝一次次困難之後,孩子的勇氣就會被培養起來,這會再次激起他戰勝逆境的願望和信心。

    快樂教子課堂

    失敗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不可避免的,孩子同樣如此。如果不能引導他們積極樂觀地麵對失敗,那麽將會使他們不能很好地適應集體生活,不敢正確麵對生活中的小波折,繼而影響其人格的發展和完善。因此,媽媽們的引導勢在必行,應及早培養孩子樂觀麵對失敗的能力,鼓勵他有足夠的信念去解決問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