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媽媽,給予孩子正麵的肯定是必需的,這樣才能為孩子播下“積極樂觀”的種子,使孩子麵對挫折時仍抱有“盼望”與“轉機”。孩子擁有了樂觀的心境,才能更樂意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也就不會“輸不起”了。

    ☆引導孩子樹立“失敗不可怕”的意識

    失敗在所難免,失敗也未必都是壞事,其中的關鍵還是要看麵對失敗時的態度。同樣是失敗,既可以產生消極的情緒,也可以磨礪人的意誌,使其奮發向上。

    孩子在失敗時產生消極情緒也是正常的,但這時你要及時引導孩子,告訴他“失敗並不可怕”,“你要勇敢”,“你一定會做得更好的”。利用孩子的失敗,我們完全可以以此作為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大膽自信地再次嚐試。

    ☆增加孩子遭遇挫折時的承受力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沒必要刻意為孩子排除正常環境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當孩子遇挫時,也不要立刻插手,而要把麵對失利的空間和機會留給孩子自己。比如,當孩子用積木搭了一座高樓,可是快成功時“樓”塌了。看著孩子沮喪的表情,我們盡量不要直接替他解決問題,幫他把“樓”建起來,而應和他一起討論,引導他去思考,然後讓他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教育孩子要將心比心

    孩子由於自身能力有限,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時,往往把責任歸罪於別人。這時候有必要對其進行情緒的疏導。比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遊戲,他輸了,卻吵著說不算,要重來。這時候,你不妨告訴他:“你如果贏了,別的小朋友輸了,不甘心,吵著說不算,或是阻止你贏,那你會不會生氣,還和他玩嗎?”通過這樣的溝通,會讓孩子有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讓他明白自己錯在什麽地方。

    快樂教子課堂

    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孩子也會經曆大大小小的失敗。媽媽們要想讓孩子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又能經受失敗的考驗,就需要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隻有具備認輸而不服輸的“輸得起”的品格,孩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才會取得成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