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雖是簡簡單單的4個漢字,但其中卻蘊含著人世間至真至誠至美的奇妙含義。

為什麽助人能讓人感到快樂呢?這是因為,通過幫助別人,可以發現自己的生存價值,令自己有一種成功的體驗,覺得自己的作用真是不小呢!不僅如此,一句“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會讓孩子結交新的朋友或加深曾經的友誼,並因此而活得快樂和充實。

作為媽媽,要想讓孩子懂得關愛他人,肯在他人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那麽你就要從小注重對孩子的愛心培養。通過日複一日的影響和教育,讓孩子養成助人為樂的好品質。

一位名叫露絲咖的英國媽媽,她有兩個孩子,一個7歲,一個12歲。為了培養孩子的愛心,教他們懂得和不幸的人分享幸福,露絲咖在廚房裏放了一個大籃子來提醒孩子們,要他們在裏麵放滿容易保存的各種食物,然後捐獻給鎮上的緊急救助中心。每次她和孩子們去購物,都會額外買些東西好放進籃子裏,等整個籃子裝得盛不下的時候,她就會帶著孩子們把這一籃子的食物送到緊急救助中心。然後,再重新開始為籃子裏添食物。

每個月月初,露絲咖7歲的兒子都會從老師那裏拿回要求買的書的清單。上麵列舉的書目大多比較便宜,所以他們除了購買單子上的書籍外,還會多買幾本書捐給慈善機構。

每當挑選要買的書籍的時候,孩子們非常興奮,因為他們知道,會有一些和他們同樣大的孩子,因為得到這些書而感到快樂。為此,他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這樣做,可以幫助那些不像他們這麽幸運的家庭中的孩子們。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理解,孩子具備怎樣的品格和習慣,都會受到媽媽及家庭的影響。可以說,家長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心態。常教導孩子與人為善、助人為樂,不僅是人生價值的體現,還是生命價值的升華。

《三字經》有言:“人之初,性本善”。實際上,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所以不要抹殺孩子的這份善良,而應時刻注意培養孩子助人為樂的心態,使他們享受助人為樂的樂趣。

☆引導孩子樹立助人為樂的價值觀

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通過一些小事來教育孩子懂得體貼別人。比如,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後,讓孩子要主動問聲好;家人休息的時候,孩子不要出聲製造噪聲。隨著年齡不斷增長,可以讓孩子的愛心從家庭內部擴展到家庭外部。比如,鄰居老爺爺老奶奶需要人幫忙,到小鋪買點東西,叫自己的孩子主動幫忙去跑一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讓孩子把座位讓給老人和比他更小的孩子;當得知其他小朋友有困難時,告訴孩子給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例如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後,要支持孩子向災民捐款捐物,等等。通過這樣一些做法,孩子自然而然地豐富了感情,也認識到了自身的價值。

☆讓孩子相信他有能力幫助別人

有些孩子在看到小夥伴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常常表現出遲疑或者冷漠的樣子。實際上,他本身是願意提供幫助的,但由於缺乏自信,對自己能對別人有作用不敢確定,所以就會隻有“心動”而無行動了。

為此,你要學會給孩子機會,讓他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幫你做事。而且,要記得及時給以讚揚和鼓勵,讓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能幫助別人,產生助人的行為動機。

這樣一來,當孩子看到夥伴需要幫助的時候,就不會袖手旁觀了。

快樂教子課堂

相互存在是人類的愛的本質,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與他人的相互交往構成的。樂於助人,就是要求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處境、情感和需要,並盡己所能地去支持別人,關心和幫助別人。對幼小的孩子進行樂於助人的美德的培養,將對其今後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