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快樂地分享,做孩子的好榜樣

    從小胖的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不懂得分享,關鍵就在於父母的“壞榜樣”。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舍得與人分享,孩子耳濡目染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東西,幹嗎要與別人分享!

    因此,想要改變孩子的自私心理,單純的口頭教育是沒有效果的。隻有以身作則,學會快樂分享,做孩子的好榜樣,孩子才能懂得分享的道理。例如,當自己得了獎金時,不妨請同事們“搓一頓”,最好還能帶上孩子,讓他看到自己的大方;有了一幅名貴字畫也不要藏著掖著,可以邀請好朋友一起到家裏欣賞。如此,孩子自然會模仿你的行為,也會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

    ☆及時提醒與表揚,讓孩子視分享為快樂

    無論孩子是因為什麽借口表現自私,你都應該立即提醒他:“孩子,你這麽做可不好。你看,你的朋友顯得多麽失落啊!”當然,這種提醒應當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而不是板著臉訓斥他。

    如果看到孩子拿出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此時你一定不要猶豫,應當及時讚揚他的這種行為,對他說:“你做得真棒!你看,那些小朋友也高興得鼓掌呢!”這番話,定會讓孩子明白這是好的行為,從而把分享看成快樂的事。

    ☆利用“演戲”幫助孩子克服自私心態

    孩子的學習大多是從遊戲中獲得的,你可在遊戲當中與孩子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識別不同行為的對錯,讓孩子能在遊戲中積極主動地克服自私心態,從而快樂地建立起有效的分享觀念。

    比如,讓孩子扮演一個想玩別人的玩具時,卻被拒絕的小客人,體會被拒絕的痛苦;或者讓孩子扮演接待小貓的小主人,將自己吃的東西要分給小貓吃,玩的東西要和小貓一起玩,進而讓孩子從分享的行為中得到快樂。

    快樂教子課堂

    懂得分享的孩子,一定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美好的童年。媽媽們以身作則,及時提醒與表揚,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美妙與喜悅,體會分享所帶來的成就感,這樣他就能告別“自私”怪病,快樂地與人分享,成為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