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養優秀的孩子,在他們正在成長的時期,教育他們學會思考比讓他們獲得知識更重要,這會為他們一生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

    作為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要鼓勵孩子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即使他說的並不完全正確,也要讓他說完,並給予恰當的指導,讓孩子有自信地說下去。如果孩子發表了正確的意見,你要及時肯定和表揚,這樣孩子就會增強發表意見的信心,隻有這樣他才能更好地養成勤於思考的好習慣,並練就活躍的思維能力。

    素有“繪畫神童”之稱的周小鬆有一回跟隨爸爸看石魯的山水畫展。去看畫展前,爸爸並沒有告訴周小鬆這是個人畫展。待他看了一圈後,走到爸爸跟前,對爸爸說:“這些畫好像是一個人畫的,每幅畫都很好。”

    聽兒子這麽說,爸爸又是驚喜,又感到有些奇怪,於是他問兒子:“你怎麽看出來的呢?都好在哪裏?”周小鬆說:“這些畫用筆很好,每幅畫雖然形態迥異,但布局都很好,氣魄也大。”爸爸滿意地笑了。

    或許一般的孩子不怎麽敢在比較大的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周小鬆卻能夠這麽大膽,這跟他爸爸從小對他的鼓勵有著必然的聯係,也正是這種鼓勵,讓周小鬆不僅在繪畫上取得了較好成績,在表述能力上也有不凡的地方。

    ☆媽媽們要留給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機會

    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媽媽們最好的處理方式是與孩子共同討論,一起設計解決方案,讓孩子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分析和歸納,以及處理問題的辦法,這將對於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起到很大幫助。

    比如,帶孩子去商場或者超市,結賬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注視一下收銀台的顯示數字,並讓孩子學著計算需要花費的價錢;或者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可以讓他自己琢磨一下如果故事中的主人公換作是他,他會怎樣做,等等。

    類似這樣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會潛移默化地促進孩子多思考,培養他的思維習慣。

    ☆和孩子一起玩思維遊戲

    很多關於思維的故事和遊戲都能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並促使他養成勤於思考的好習慣,因此你不妨在生活中為他創造一些類似的遊戲,來培養他的思維。

    一位父親為了讓淘氣的孩子保持安靜,於是想了個辦法,他把兒子叫過來,拿出10元錢,對他說:“隻要你能猜中我心裏想什麽,我就把這10元錢給你。”孩子高興地問:“是真的嗎?”父親點了點頭,心中暗想,這下他可能安靜一段時間了。果然,接下來的幾天,小孩子安靜地思考這個問題。第三天,他認真地對父親說:“我知道你心裏在想什麽了!”父親很驚訝:“那你說說看!”孩子說:“你不想把這10元錢給我。”

    父親很高興,孩子的推理是正確的,他痛快地把10元錢給了孩子,又給他出了另一個難題。通過這些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越來越強,也不再那麽淘氣了,成了一個凡事喜歡思考的小朋友。

    快樂教子課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一個人,隻學習而不去思考就會感到迷茫,這足以說明,思考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孩子是否聰明,不在於掌握多少知識,而在於是否會思考。所以,給孩子思考的機會,孩子才會真正變得聰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