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媽媽的理解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安慰,因為這種時候,孩子需要的可能並不是欲望的滿足,而隻是媽媽耐心的傾聽,以及對他們內心感受的理解和認同。

    ☆讓孩子知道大人也會妒忌

    當時機合適的時候,你也要讓孩子知道,不光是他們會忌妒,爸爸媽媽也不例外。比如,你可以告訴孩子,當他和爸爸在一起親親熱熱的時候,媽媽也會妒忌,但是媽媽不會因此而亂發脾氣或者感到難過。另外,你還可以列舉自己小時候的故事,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有過同樣的心情。

    比如,當弟弟抱怨自己不能和姐姐一樣參加滑輪班的時候,你就告訴兒子自己小時候也有過同樣的經曆。你可以說:“你知道嗎,我上小學的時候,姥姥姥爺從來不準我在街上玩,但鄰居家的哥哥姐姐卻可以在外麵一直跳皮筋到天黑!你說多不公平!”這樣的故事會讓孩子明白,原來媽媽也會忌妒。這時候你便可告訴孩子,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得到和別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隻能學會接受。

    ☆幫助孩子找到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

    孩子的忌妒往往來源於自己不能和他人得到同樣的待遇,這時如果你能夠誘導孩子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但能夠緩解忌妒的心理,還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8歲的龍龍因為媽媽錯過了自己在學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滿,對媽媽說:“別人的媽媽都來了!”於是,龍龍的媽媽就讓兒子在家裏麵給自己開了一個專場晚會。這樣一來,龍龍明白了媽媽其實很關注自己,對其他同學也就不再忌妒了。

    ☆引導孩子正確競爭

    當孩子的忌妒心理產生後,媽媽們不妨把它引導到讓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上來。為此,你可以告訴孩子,別人領先獲勝後,自己生氣是沒有用的,而真正能讓自己出人頭地的是,激發自己的鬥誌,敢於和對手展開競賽。

    同時,你還要告訴孩子,那些成功的孩子身上,肯定有許多優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隻有努力學習別人的長處,才能不斷進步,取得成功。

    快樂教子課堂

    忌妒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一種破壞性因素,尤其對年幼孩子的健康成長,將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如果孩子長期處於忌妒這種消極的不良心理之中,那麽就會對他的身心健康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所以,對於孩子的忌妒表現,媽媽們不要不理睬,而要給予反應,適當安慰。讓他從小就學會分享他人的成功,欣賞他人的美麗,在分享與欣賞中健康地成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