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物質誘惑的未來社會中,讓孩子擁有一種富有個性的協調美,保留一份自尊自信,少一份自卑自賤,不會盲目追求不屬於自己的美,讓他體會到創造美的過程比享受美更令人陶醉。不難想象,像婷婷這樣的孩子是不會從物質享受上和他人去攀高比低的,這不是壓抑自己,而是具有了科學審美觀,擁有了審美的能力和自信。

    ☆給孩子正確的審美引導

    一個人審美能力的高低很能體現一個人的氣質高低,氣質高雅的人,審美能力也會很高,他知道自己穿什麽衣服得體,戴什麽首飾彰顯個性。在孩子追求美的過程中,他們最初可能會模仿一些成年人,笨拙地學著打領帶、化妝、穿他看上去流行時尚的衣服,可能會因為盲目追求美而導致出現一些低級的錯誤。這時,媽媽們千萬不可諷刺和打擊,諷刺和打擊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導致孩子心理自卑,還會抹殺他們對美的追求,阻礙他們正確審美觀的形成。

    ☆帶孩子走出攀比的誤區

    希望自己漂亮,受到所有人喜愛的孩子,最希望自己成為人們注目的焦點,所以,當孩子看到別人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的時候,往往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自己也想擁有的心理。究其源頭,其實並不在於孩子真覺得別人的東西好,而是他攀比的心思在作祟。他會認為,別人之所以比我漂亮,是因為他穿了名牌的衣服,戴著名牌的手表,腳蹬名牌鞋子。於是,他就強烈要求媽媽也給自己買,自己穿上了就是美的。所以,當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的時候,你一定要及時糾正。

    ☆讓孩子接受藝術熏陶,提升審美水平

    你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挑選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與他一起賞析。比如欣賞風景畫時,可問孩子:你在畫中看到了什麽?有什麽聯想?你認為畫中什麽最重要?為什麽?這幅畫給你什麽感覺?你認為畫家在作畫時有什麽感覺?諸如此類。在問完問題後,對孩子的回答也不要敷衍了事,而要細心傾聽孩子的回答,肯定他說得對的地方,必要時指正錯的地方,從而使孩子逐步提高審美能力。

    快樂教子課堂

    人在日常生活中對美的追求與表現,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堅持某種審美觀點、自己的審美趣味和審美情感。一個孩子如何在生活上體現美,塑造美的氣質,需要媽媽從科學審美上予以引導。有必要提醒一下,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個性,在提高審美能力方麵,應根據孩子本身的特點,循序漸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