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教育孩子更是如此,如果你有一個膽怯型的孩子,一定不要為此操之過急。而應盡量為他創設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如果孩子不願意和別的孩子玩耍,你不要強硬地逼迫孩子一定要找小朋友玩,因為害羞的孩子比較喜歡一對一的交往;如果孩子不願意在客人麵前表現時,你更不必強迫孩子一定去做,因為這樣做會使孩子的緊張加劇,將來很可能還會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絕來應對,使害羞升級;如果孩子見到鄰居朋友,不願意稱呼對方,你也不要逼迫孩子,非得讓孩子叫人不可,因為那樣可能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

    ☆發掘內在潛力,幫助孩子趕走害羞的陰霾

    不管孩子多麽害羞,他們都會具備一定的潛力。隻是他們比性格外向開朗的孩子更需要媽媽的幫助。所以,要克服孩子羞怯的心理,媽媽們就得學會不斷地發掘孩子的潛力。

    玲玲一直為14歲的漂亮女兒擔心,因為和同齡人相比,女兒總是很害羞,幾乎沒有很要好的朋友。但實際上,玲玲的女兒是個很熱心的人,能友好地對待比她小的孩子,而且還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孩子之一。玲玲利用女兒的這一優勢,鼓勵她給鄰居的小孩做家教。

    果然,女兒慢慢地開始主動幫助其他小朋友了。在此過程中,她贏得了小朋友對自己的敬佩,同時也增強了她的自信。

    所以,媽媽們可以多挖掘孩子的內在潛力,尋找一個突破口,幫助孩子趕走害羞的陰霾。

    ☆尋求幫助,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

    由於多數時間,孩子是在學校裏,他們的羞怯心理在學校暴露得比較多。因此,學校是改變孩子這種心態的良好環境。當媽媽們發現了孩子有羞怯心理時,應及時主動地與老師溝通,獲得老師的幫助。這樣,老師就會適時鼓勵引導孩子多參加各項班級活動,多注意嗬護他的心情。

    ☆讓孩子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多進行戶外鍛煉。如果多進行戶外鍛煉,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增強體質,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其神經係統的適應力和敏銳力。那些性格內向、氣質為黏液質的孩子,往往有著比較脆弱的神經,當遇到陌生人或者身處陌生環境的時候就容易害羞。如果你能多引導孩子加強體育鍛煉,孩子的體質就會得到增強,過度的神經反應就會得到一定的緩和,害羞的程度也自然就會減輕了。

    快樂教子課堂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大大方方,不希望孩子靦腆、害羞。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往往由於多種原因孩子會出現靦腆、害羞的性格。這個時候,媽媽們不要著急,隻要對孩子的害羞行為,采取循循善誘、增加鍛煉機會等教育方法,那麽孩子自然會和靦腆、害羞說再見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