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深愛孩子的媽媽,請信任你的孩子,讓他在充滿信任和鼓勵的目光中勇敢前行,這就如同相信一顆種子,隻要給它水,就一定能夠長成參天大樹,相信你的孩子也一定會帶給你奇跡。

    ☆孩子喜歡做的事,媽媽不要輕易阻攔

    如果孩子的言行都很恰當、合宜,那麽媽媽們就要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讓他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孩子在滿足自我需求的同時,也會感受到媽媽的信任,而且在心裏還會產生這樣的認識:因為我表現得好,所以媽媽才如此信賴我。比如,4歲的寶寶要求自己洗襪子,你完全可以放手,並且愉快地答應孩子;7歲的寶寶要求做一次晚飯,你就給他一次機會,隻幫助孩子準備晚飯的材料,並告訴他要注意安全就行了。長此以往,孩子就有一種“我很能幹”的感覺,從而建立起一種固定且正確的行為模式。

    ☆認真聽取孩子的意見,即使沒道理也要聽完

    孩子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他們的小腦瓜裏容易天馬行空,麵對這樣的情況,你不必大動幹戈,沒等孩子把話說完,就急於否定孩子的意見,這樣會嚴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盡可能參與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務中來,並允許孩子發表意見。不管他的想法如何,你都耐心地聽完,當然光聽還不行,還得給予適當的反饋意見。如果孩子的意見很有道理,你應該表揚孩子,並積極采納;即使孩子的意見沒道理,你也要認認真真給他講清楚其中的原因。

    ☆不要輕易否定孩子,更不要猜疑孩子

    做媽媽的,不要無端地猜疑自己的孩子,比如看到女兒接了個較長時間的電話,就琢磨是不是戀愛了?發現兒子最近老是沉默不語,就懷疑是不是和同學關係冷淡了,或受老師批評了?要知道,無端的猜疑隻能說明你對自己的孩子還不夠了解。猜疑隻會給孩子造成傷害,對信任的建立有百害無一利,媽媽們抽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了解孩子才是最切實的辦法。

    媽媽們需要知道,孩子不是你的私有物品,他也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性,如果孩子的行事作風並不符合你的標準,也不要輕易地去否定他。如若不然,那便會打擊他的自信,激起他的逆反心理,會讓他認為你不了解、不支持他,從此可能就不再信任你。所以,在跟孩子交流和溝通時,要減少否定、打擊、不滿等語言的使用,要盡量多用理解、原諒和信任之類的話語激勵孩子。

    快樂教子課堂

    孩子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而媽媽是孩子最應該得到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對象。媽媽們要特別注意:在任何時候都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懷疑你的孩子。因為孩子會認為:“就算全世界都不相信自己,媽媽也會站在我身邊。”媽媽的信任,是對孩子最好的愛,更是孩子建立自信的重要基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