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

    《吳子》也是我國古代的一部著名軍事著作,是《武經七書》之一。具體成書年代不詳,相傳是戰國初期由吳起所著,到戰國末年開始流傳開來。

    《漢書·藝文誌》稱“吳起四十八篇”,《隋書·經籍誌》《新唐書·藝文誌》均載為一卷。今有《續古逸叢書》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六篇,分上下兩卷。

    就成書背景來說,《吳子》是在封建製度確立後,戰爭和軍事思想有了顯著發展的曆史條件下產生的。這個時候,隨著鐵兵器和弩的廣泛使用以及騎兵的出現,軍隊成分發生了改變,同時也引起了作戰方式的明顯變化。本書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戰爭理論、軍隊建設和作戰指導方麵的觀念。

    在本書中,人們不難感受這樣的觀念,即: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續古逸叢書》影宋本,下同)。也就是把政治和軍事緊密結合起來,所謂“文德”,就是“道、義、禮、仁”,並以此治理軍隊和民眾。認為“民安其田宅,親其有司”,“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則戰已勝矣”,強調軍隊、國家要和睦。所謂“武備”,就是“安國家之道,先戒為寶”,必須“簡募良材,以備不虞”。它把戰爭區分為義兵、強兵、剛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質,主張對戰爭要采取慎重的態度,反對窮兵黷武。

    閱讀指南

    想要了解《吳子》一書,首先需要了解其軍事思想。

    首先,作者提出“政治與軍事並重,且以政治為先”的戰爭理念。比如在《吳子兵法·圖國》篇中,作者提到富國強兵必須做到“內修文德,外治武備”。

    所謂“文德”,實際上就是政治教化;而所謂“武備”,實際上就是增強軍力。按照作者的說法,二者同等重要,偏廢任何一方都會造成不利後果。為了增強說服力,作者還列舉了曆史典故:承桑氏(古代部落)隻修文德,不重武備,結果遭遇滅頂之災;相反,有扈氏(夏代部落)恃強淩弱,不修文德,最終也滅亡了。

    不過,“文德”和“武備”雖然同等重要,但還是要側重於“文德”,即對國家內部的政治教化。作者對此提出論述:“昔之圖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同時,作者還提出具體方法——“四和”,即“國家和睦,軍隊團結,上陣統一,戰鬥協調”。君主能夠做到這些,才能夠建立國本,並最終使國家繁榮昌盛。至於教化百姓,應推崇“四德”建設,即“道、義、禮、仁”。

    此外,作者還對戰爭實質進行了分析。文曰:“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爭名,二曰爭利,三曰積惡,四曰內亂,五曰因饑。”大意是“但凡發生戰爭,原因無非有以下五點,即‘爭名’、‘爭利’、‘報仇’、‘內亂’、‘饑荒’”。作者由此得出結論,隻要能夠避免這五點弊端,理論上就能夠規避戰爭的爆發。當然,為了避免理論與實際存在差異,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因而根本的避戰方法還是富國強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