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有時很簡單,就是實現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確保信息暢通。

    ——佚名

    將才是企業的中流砥柱,要成為將才的確不容易。因為將才經常需要麵對這樣的尷尬——有什麽想法需要基層執行,必須經過將才傳達;而基層有什麽意見和反饋,仍然離不開將才。作為將才,最基本且最難做的就是這個了。

    某公司一直在主攻睡衣市場,近期打算大規模進軍鞋類市場,於是總裁指示營銷部經理接下來的營銷工作要轉向鞋類,加大對鞋類產品的推銷力度。該經理的下屬正在全力推銷睡衣,經理回來後也沒有特別提出對鞋類銷售的要求,隻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重點則是教育員工們做好工作,結果員工們誰也沒往心裏去。

    半年後,營銷部在鞋類市場上沒有做出什麽成績,總裁非常生氣,把他批評了一頓。該經理很委屈,對下屬們大加指責:“半年前,我就告訴你們,公司要進入鞋類市場。你們難道不明白嗎?你們怎麽把我的話當耳旁風啊,你們到底怎麽工作的?”

    員工們毫不客氣地回答道:“我們確實沒有在鞋類產品上下功夫,雖然我們一直在銷售它,但它並不是我們公司的主打產品。我們把精力集中在核心產品睡衣上有錯嗎?你開會時隻是教我們加大推銷力度,誰知道公司要全力進軍製鞋業啊,否則我們……”

    如果員工不了解上級的真實意圖,就無法讓自己的工作重心跟公司的決策合拍,這樣一來,整個企業的工作就很難做好了。很明顯,本事例中該營銷經理的工作沒有做到位,結果導致員工們不了解企業的決策,工作做錯了方向,這樣的領導絕對稱不上是將才。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企業猶如一個人,將才是連接頭腦和四肢的脊柱。既要幫助企業傳達上級的指令和完成操作,又要指揮四肢,即基層有目的地選擇執行途徑、優化工作流程,將領導的意圖和戰略決策更好地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

    這就意味著,你要想成為將才,就必須要有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的功夫。怎麽做呢?抬起頭掌握全局,開闊視野,能將宏觀政策要求很好地與實際結合起來。同時,又要俯下身掌握實情,把基層情況摸準吃透,避免決策失誤,提高執行的效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