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

    ——泰戈爾

    你是將才嗎?你想成為將才嗎?

    在回答這一問題前,你得先問問自己——你夠謙遜嗎?

    什麽是謙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海納百川,見賢而思齊”,就是謙遜。在現代人看來,將才不必或不應謙遜,認為它會有失自己的身份,妨礙實現宏偉的目標。而實際上,謙遜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畢竟謙遜不是去否定自己,而是尊重別人。

    試想,如果一個領導總是高高在上,趾高氣揚地出現在大眾麵前,這絕對不是個好形象,員工就會對你敬而遠之;如果你總是目中無人,把別人看得很低,別人也不會把你放在眼裏。這時,即使你有能力,也沒人支持與配合,你又能做成什麽呢?

    而謙遜一點就不一樣了,當一個人身居高位,卻以謙虛待人,以禮貌敬人,虛懷若穀,那麽往往會讓下屬感受到親切、溫暖、友好,使下屬心服口服外加佩服。如此,也就得到了人才,得到了擁護,工作自然也就能夠順利開展,持續地創造驚人業績。

    古語說:“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世間萬事萬物皆起於低,成之於低,通此道者能成為大智之人。更何況,古曰“滿招損,謙受益”,人生無止境,事業無止境,知識無止境,向“賢”看齊,向“賢”學習,可以取“賢”之長補己之短,完善自己。

    這裏有一個小故事。

    很久以前,一個小有成就,但心氣頗高的學者,前往深山中拜訪一位隱居的智者。學者自認為自己各方麵的造詣很深,言談之間流露出對智者的傲慢無禮,不但在智者的講話中不停地插話,甚至輕蔑地說:“哦,這個我早就知道了。”

    智者沒有停下來指責學者的出言不遜,他隻是停了下來,拿起茶壺再次為學者倒茶,盡管茶杯裏的茶還剩下八分滿,智者卻沒有停下來,隻是不斷在茶杯中倒水,直到茶水從杯中溢出,流得滿桌都是。

    學者見狀,連忙提醒他:“老人家,杯子裏的水已經滿了,您為什麽還要往裏倒水呢?別倒了,杯子已經滿了,根本裝不下了。”

    智者聽了放下茶壺,不溫不火地說:“是啊!如果你不先把原來的茶水倒掉,又怎麽能品嚐到我現在給你倒的茶呢?”

    聽罷,學者大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誰也不可能是一個全知全能的“萬事通”,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所學的知識一輩子夠用,這就更需要我們克服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毛病,用一顆謙虛的心對待別人,謙虛有禮,見賢思齊,不恥下問。

    所以,作為一名統領團隊的將才,要想得到別人的尊敬和支持,必須做到力戒驕傲自滿、言過其實,把自己放在較低的位置上。同時,你或許很有天賦和能力,但是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將才,光有這些還不行,你還必須把你的才智與謙遜結合起來。

    比爾·蓋茨是美國微軟公司的前董事長,他帶領自己的團隊創造了IT業界一個又一個神話,多次蟬聯世界首富的寶座。但比爾·蓋茨並沒有因此自傲,他經常會不恥下問,虛心向他人請教。關於他,就流傳著這樣一些小故事。

    作為董事長,比爾·蓋茨有自己的助理來幫助自己準備各種講稿,他隻要照著講就可以了。但每次演講前,比爾·蓋茨都會仔細批注並認真地準備和練習講稿。而且,每次演講完,他都會下來和助理交流,問他:“我今天哪裏講得好,哪裏講得不好?”並且他還會拿個本子認真地記下來自己哪裏做錯了,以便下次更正和提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