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熱愛、全心貫注於你所期望的事業上,必有收獲。

    ——愛默生

    麵對誘惑多多的社會,麵對競爭激烈的職場,將才是怎麽取得成功

    的呢?

    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渴望知道答案的一個問題,而答案往往是多種多樣的,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將才做事都很專注。“專注”是什麽?專注就是一種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的學習力,通常也是解決做事效率低下等問題時最見效的能力之一。

    傑裏米·瓦裏納原本是一位看似很普通的年輕人,但隻用了短短幾年時間,他就成為了美國田徑新生代的靈魂人物——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他獲得男子400米冠軍,4×400米接力冠軍;在2005年世界田徑錦標賽上,他獲得男子400米冠軍,4×400米接力冠軍。而且,他是自1964年後美國第一個在400米項目上“奪牌”的白人選手。

    對於自己的成功,瓦裏納給出的秘訣是墨鏡。的確,在賽場上瓦裏納總是戴著一副墨鏡飛奔,在很多人眼裏眼鏡是一種負累,但是瓦裏納卻說:“沒關係,我一共有30多副墨鏡呢。黑色的鏡片可以讓我把對手都擋在視線之外,從而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裏,可以更專注於自己的比賽。”

    邁克爾·約翰遜是目前世界上400米成績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他是瓦裏納期望超越的對象,也是瓦裏納的經紀人兼生活、訓練的導師,而約翰遜也隻訓練瓦裏納這唯一的運動員,因為他看好瓦裏納,覺得他不普通,約翰遜說:“他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那種全神貫注的能力。”

    傑裏米·瓦裏納戴著墨鏡奔跑,隻是為了讓自己不分心,能全神貫注去比賽。這是瓦裏納的優勢,也是他成功的關鍵。

    還記得美國勵誌電影《阿甘正傳》嗎?它講述了先天身體殘疾,智能不足的阿甘一次次鑄就生命巔峰的故事,也是專心引導成功的真實寫照。無論何時何地,阿甘都銘記媽媽的忠告:“專心一意做事。”在軍隊訓練拆卸手槍的時候,那個黑人不停地說,阿甘則專注地不停地幹,他把槍卸掉裝好,黑人還沒有卸好;賽跑時,他什麽都不顧,隻是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成為出色的國家運動員;打乒乓球時他就隻盯著球,其他什麽事情也不想,結果他成了“國手”……

    為什麽傑裏米·瓦裏納資質平平,阿甘看似愚鈍,卻取得了遠遠超過他們實際能力的成就?原因很簡單,他們足夠專注,能不受任何內心欲望和外界誘惑的幹擾,能全身心地投入,心無旁騖地努力。由此可知,“專注”的力量有多麽偉大!

    古訓說得好:“欲多則心散,心散則誌衰,誌衰則思不達。”的確,在一件事上用了多少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專注地去做。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在1個小時內集中精力做事,要比花2個小時內而分神10分鍾或15分鍾的效率要高。

    可見,成為將才並不複雜,重要的是你能收住心,心無旁騖地做事。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普通人活得不比將才出色,就是缺乏這種拋棄雜念、心無旁騖的專注力,經常左顧右盼,見異思遷或是四麵出擊,如此“欲多”、“心散”,最終隻會一事無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