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過好了每一個今天,每一個明天也一定不錯。

    ——佚名

    在前麵我們講道,將才習慣高瞻遠矚,擅長深謀遠慮。“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為明天做計劃是一種理智的“將心”,但凡事都要適可而止。如果一個人心思過於深慮,對明天過於憂慮,那就不算計劃而是重擔了,遠慮也就成為了近憂,費力不討好。

    為什麽這麽說呢?這是因為,太多事情是無法預知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遠慮是無窮盡的。一個人,即便你再優秀,精力、能力和時間總是有限的,無法在今天解決明天的所有問題。過於憂慮明日的事情,除了徒增煩惱、壓力重重之外,毫無意義。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就聽聽下麵的故事吧!

    有個小書童,每天早上的任務之一就是清掃府中的落葉。

    掃落葉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尤其在每年的秋冬之際,隻要一起風,樹葉就會隨風飛舞落下。這樣,小書童每天都要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清掃落葉上,這令他頭痛不已。老管家見此,給小書童支著了:“想省些力還不簡單,隻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盡可能地把更多的樹葉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那麽辛苦地打掃了。”

    小書童覺是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起了個大早,按照老管家的方法使勁地用力猛搖樹,他心裏想著這樣就可以將今天與明天的落葉一次性都給清掃幹淨了,所以,他一整天都極為開心。誰知,第二天早晨他起床後推開門,不禁呆住了:昨天掃得很幹淨的院子裏,仍然一如往昔地落葉滿地——今天,他還是要辛苦地掃落葉!

    這時候,老管家走了過來,意味深長地說:“傻孩子,不管你今天用多大的力氣,明天的落葉還是照樣會飄下來呀!明天的憂慮明天再想,讓自己輕鬆一些吧!”

    明天的事情該來的還是會來,今天的憂慮並不能改變明天的狀況。所以,將才可深謀遠慮,但不能太多計劃未來的事。實際上,做好了今天就是為明天做準備,等明天的煩惱真來了再去考慮也為時不晚。別忘了有一句俗話:“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昨天的痛,已經承受過了,有必要反複去兌現嗎?明天的痛,尚未到來,有必要提前去結算嗎?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其實這也就是生命的真諦!”這段話說得真是太棒了。

    明日自有明日憂,心思不必太深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這是對為帥者的勸誡。把注意力聚焦在當下,整個身心融入了那一刻,便不會再有太多繁雜的思緒來充斥內心,由此,在麵對任何困難時,你就能坦然從容地去麵對、去解決。

    更何況,明天的大多數憂慮是毫無意義的,多數根本就不會發生。“世界上有99%的預期煩惱是不會發生的,它們很有可能隻存在於自我的想象中,想象出來的煩惱比實際發生的更可怕。”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作家布萊克伍德的一句名言,也是他的親身經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