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桃花庵歌·桃花塢裏桃花庵》唐寅

    桃花塢位於蘇州城以北,宋朝時代曾經是樞密章楶的別墅,後來荒廢成為一處蔬圃,被唐寅相中,在正德二年(1507)將其建成桃花庵別墅,自號“桃花庵主”,那一年,唐寅38歲。唐寅後半生的多數時間就居住在這裏,廣結好友,酒詩為伴。《桃花庵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了,是自況、自遣兼以警世之作。

    整首詩共描寫了兩幅畫麵,一幅是漢朝高官與名豪的生活場景,另一幅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情景。詩人隻使用了“鞠躬車馬前”、“碌碌”、“車塵馬足”等十幾個字,就把漢朝高官和名豪的生活場景傳神地描繪了出來。相比之下,詩人自己的生活情景描繪得非常詳細,“種桃樹”、“摘桃花換酒錢”、“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複日”、“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酒盞花枝隱士緣”。這兩幅畫卷哪個更好就交由讀者評說了。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這四句,仿佛一個可以調節的鏡頭,由遠及近,把一幅畫裏的神仙陡然呈現在讀者麵前。短短四行,卻出現了六個“桃花”,循環複遝,前後相連,濃墨重彩,迅速形成一個花的海洋,讓讀者忽然落入他心中的情境之中。不緊不慢的語調和語速,又進一步激起了讀者的親切感和好奇心:這桃花仙人到底過著什麽樣的神仙生活啊?後麵的四行就開始描繪一幅“醉臥花間”的美卷:“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醉酒賞花!這桃花仙人的逍遙快活可想而知,花和酒,已不完全是詩人能夠遣懷的外物,簡直是詩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或者說也成了獨立的生命個體,花、酒與人,融為一個和諧的整體。以上幾句可以說是作者自身情況的寫照,非常生動、鮮明而意義深遠。那個曾經幻想“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高明《琵琶記》)的學生唐寅不見了,那個“煙街柳巷,醉生夢死”的風流才子也找不到了,痛苦歡樂都經曆過,在經曆了多年放浪的生活之後,唐寅最後還是選擇遠避鬧市,為自己物色了這樣一處世外桃源,和繼娶的沈氏,開始了平靜的隱居生活。雖然仕進無門,但是畢竟身有所托,又恰逢壯年,美景逸思,一詠成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