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新時代的老師很不容易,我願意盡我所能幫助每一位老師,比如向他們提供有益的教學原則。我認為,一位新時代的老師必須能夠準確分辨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什麽地方,並尊重他們。如果一個孩子正全神貫注地從事手中的活動,那麽老師就不應該打擾他,無論是糾正或是讚美。

    對於我在本章節一開始提到的原則,少數老師並沒有完全理解,他們把這一原則理解為隻要把教具發到孩子的手裏,自己就完成了任務,不管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自己隻要默默地站在一邊就可以了。這是一個誤區,如果老師真的這樣做,教室裏就會出現一片混亂。

    我曾目睹過這樣一次失敗的教學:老師把教具發給孩子們,然後開始沉默,這些孩子完全不知道教具的正確使用方法,於是他們胡亂地用這些教具發泄著自己的精力,而老師如同一尊會走路的雕塑一般,在教室裏走來走去,對孩子不加以任何幹涉。當我從一個孩子身邊經過時,他正趴在另一個孩子耳朵邊說悄悄話。我問他在做什麽,他告訴我:“這樣就不會打擾他了。”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忍不住對這位老師說,與其這樣,不如讓孩子出去玩,效果可能還會好一點。

    上述那位老師犯的錯誤在於,他不敢幹擾孩子的失控,也不懂得如何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有秩序的環境,結果導致想要好好學習的孩子也沒有辦法安心學習。

    我所指的對孩子的學習和活動不加幹涉是建立在孩子們心智已經成熟之上的。也就是說,隻有當孩子們已經具備了充分的自我專注能力時,我們才可以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我們在對孩子下達命令之前必須考慮到一件事:孩子的心智究竟有沒有達到一定的成熟度。如果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就沒有辦法按照我們的指示行動。如果孩子對某件事情產生了好奇心,這並不能說明什麽,隻有當他們能夠把自己完全沉浸到這件事情中時,我們才可以說他們對這件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有很多老師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問題:“我們隻要溫和地把教具呈現給孩子,然後鼓勵他們自己弄就夠了嗎?還有沒有其他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呢?”我的答案是“當然有”。如何使用教具對於孩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於這些教具都十分普通,隨處可見,所以孩子不會對它們投入過多的注意力,也不會在生活中了解它們的使用方法。這時,老師需要在孩子的自我學習過程中,不斷重複向孩子演示教具的使用方法。

    舉個例子,用刀叉吃飯是西方人的習慣,不論大人小孩在使用這兩樣東西的時候都會感覺很自然,沒有任何新奇。可是對於東方人來說,用刀叉吃飯是件很新鮮的事情,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有的人連見都沒有見過。有的東方人在對著麵前的刀叉時,還可能拿起它們舞弄一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