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供需關係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商品價格的波動。當商品供大於求的時候,價格自然就會低一點。當商品供小於求的時候,商品的價格就會相應地拔高。隻要讓孩子參與到經濟活動中來,孩子就能慢慢體會到供需對市場的影響。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父母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什麽是供求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合理地理財,非常有必要讓他們了解一下供求的關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生產者在利益的驅使下,一定要考慮消費者的需求。這樣就可以避免了因為過度生產而造成的浪費資源,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為生產的產品數量過少而錯過了市場良機。

    2.讓孩子知道供求和價格的關係

    價格往往就是供求關係的直接表現,在市場經濟中,價格可以起到調節供應和需求的關係。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實例來幫助孩子理解這個問題,比如可以這樣對孩子說:“當市場上的某一種商品數量過多的時候,就會經常搞一些打折促銷的活動,就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飲料的促銷活動;相反,當市場中的商品比較少的時候,商家就會以提高該商品的價格,就像商場的那些奢侈品專櫃一樣,價格總是高得驚人。”通過講述這樣的實例,孩子自然也就明白供求與價格的關係了。

    3.購物的時候讓孩子留心商品價格的變化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多給孩子出去購物的機會,讓孩子留心商品的價格有什麽變化。比如說,媽媽可以帶著孩子去鄰近的農貿市場,通常情況下,一些產地較近的時令蔬菜的價格就比較低,而那些產自外地或是非時令蔬菜的價格相對來說就會高些。隻要孩子進行稍微的對比和觀察,就會發現供求和價格之間的微妙關係,這對孩子了解供求關係是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辦法,父母們不妨嚐試一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