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教子培訓課上,一位老師向家長們講了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

新學期伊始,小雲就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這學期我考好了你獎勵我什麽?”

聽到女兒這樣問自己,小雲的媽媽反問道:“你想要什麽?隻要你取得好的成績,你想要什麽媽媽就給你買什麽。”

“我想要一個新的書包。”小雲回答道。就這樣,小雲和媽媽在不知不覺中就達成了一種默契:考得好,父母就應該給予獎勵!

第二個故事則是這樣的:

肖琨是一個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由於是家裏麵的獨生子,從小備受寵愛,可是他的學習成績卻一直不怎麽樣。家教老師輔導一段時間後,他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改觀,考了有史以來第一個100分,全家人都準備為他好好地慶祝一下。奶奶、爸爸、媽媽、表姐、表妹、七大姑八大姨聚到一起,先帶他去玩具城給他買了一大堆的玩具,又到豪華的飯店好好地吃了一頓。

後來,孩子又考了一個100分,老規矩,全家又是帶他去吃、去玩。在這種物質的激勵之下,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好,可總這麽買、這麽吃,家裏怎麽受得了?後來,家裏麵就降低了他的這種待遇。不料,他不依不饒,把家裏鬧得雞犬不寧。

聽完老師的故事,所有的家長都陷入於沉默之中。

在當今社會,用金錢來激勵人心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常態。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運用這種辦法,有的甚至起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每一位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進步了,為了讓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父母都會對孩子進行一些獎勵。剛開始,父母可能隻是想用一份小禮物來鼓勵孩子,可是隨著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父母可能就要反思了,這樣做真的會幫到孩子嗎?

《經濟學論綱》中曾經提到過這樣一個觀點:人性中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要用物質來滿足需求,當這種需求不能得到及時、足量的保證時,就要產生負麵的效果了。既然我們不能保證永遠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我們在獎勵的時候就一定要掌握一個技巧和分寸的問題,那麽父母究竟應該怎麽做呢?

1.適度的金錢獎勵

不可否認,隻要把握好分寸,金錢獎勵確實能夠對孩子起到激勵的作用。所有我們不能全盤否認這種獎勵方式,隻不過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把握一些細節問題。比如說,父母可以用一些價值比較小,又比較有意義的獎勵方式,可以帶孩子外出旅遊,或是帶著孩子去看一場他喜歡的電影,這些獎勵既肯定了孩子的進步,又進行了一次良好的親子互動,可謂是一舉兩得。還可以引導孩子把獎勵的錢存起來,既達到了鼓勵孩子的目的,又讓孩子學到了一些理財知識。

2.情感慰藉代替物質獎勵

當父母需要鼓勵孩子的時候,還可以采取情感慰藉的方式。比如,孩子考了100分,父母可以對孩子給予充分的肯定,不妨這樣誇讚孩子:“你怎麽這麽棒啊!又考了100分,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

其實,這樣的情感獎勵往往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而物質獎勵有時讓孩子覺得是為父母而學,反倒違背了我們的初衷。

3.讓孩子明白獎勵的意義所在

當父母給予孩子物質獎勵的時候,可以這樣對孩子說:“爸爸媽媽之所以會獎勵,就是因為看到孩子進步了,爸爸媽媽很高興,但並不是你的每一次進步,都意味著爸爸媽媽要給你買禮物。你所付出的努力都是為了你自己,你不是為了得到禮物才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