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親節來臨的時候,女兒花了10元錢給媽媽買了一對耳墜,並且親自動手做了一張精美的賀卡,在媽媽晚餐時送給她,媽媽為此而非常感動。

以前都是媽媽給女孩買禮物,這是第一次收到女兒給她買的東西,盡管東西不值多少錢,但是那份心意非常珍貴。而且,女兒買的耳墜的確非常漂亮,是女兒把自己的零用錢節省下來買的,這讓媽媽非常感動。女兒還告訴媽媽,當她去禮品店挑選禮物的時候,禮品店的阿姨看她這麽小給媽媽買禮物,也為她的這份孝心所感動,於是隻收了成本錢。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所有的消費都是父母支出的。所以在他們心目中,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日久天長,一部分孩子會變得對自家人非常吝嗇,隻允許家人給他們錢花,而自己卻不願意為家人盡一份孝心。

一個不懂孝敬的孩子,是不可能在這個社會走出一條成功之路的。因為他太自私,因為他沒有感情。所以,我們就要讓孩子學會為家人花錢。當然,這並不是需要他們買多麽貴重的禮物,而是為了讓孩子從內心明白應該關心家人。就像事例中的那個女兒一樣,隻是一對小小的耳墜就讓媽媽收獲了滿滿的感動。家人永遠是世界上最關心他們的人,他們也應該回報這種愛。家長需要用交流和行動去感動他們、影響他們,下麵的這個例子就佐證了這點。

格格是一個10歲的小女孩,雖然年齡很小卻很有孝心,她會在過節的時候主動地給親人買一些小禮物。

有一天,格格的舅舅帶著表妹去她家來拜訪,格格想要請表妹吃肯德基。於是她讓姥爺陪她去了肯德基,買了兩份兒童套餐,買好東西之後,姥爺趕忙拿錢結算,可是格格堅決不讓姥爺掏錢,像個小大人一樣說道:“我請妹妹吃東西,怎麽能花您的錢呢?”

回到家裏以後,姥爺趕緊給格格的父母解釋,覺得讓外孫女花錢心裏有點過意不去。格格的媽媽聽了以後,笑著對姥爺說格格這麽做很正常。原來,格格經常把自己的零花錢節省下來請爸爸媽媽吃飯,以此來表達對父母的愛。

格格之所以這麽懂事,與她父母平常對她的財商教育是分不開的。但看看現實吧,由於父母沒有進行積極引導,造成了一些孩子對父母非常吝嗇,“啃老族”層出不窮。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似乎更看重父母的錢,把“啃老”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

對於父母來說,如果年輕時成為“孩奴”,年老又被“啃老”,這應該是最悲哀的事情了。要想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讓他們長大後能夠自食其力,從內心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在能夠養活自己的時候,也有能力孝敬父母。這種教育也應該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須課。

俗語說:“親情是靠常走動出來的”。要想避免孩子對於家人“吝嗇”,我們也要注意對孩子經常進行情感教育,加深孩子和親人的情感交流,而這種親情的付出也會得到回報。一個懂得親情回報的孩子也必將一生受益於血緣關係帶給他的更大回報——愛和財富。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多參與這種親情的互動,這會為他們未來的事業打下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樣從小教孩子過早處理人際關係是不是太現實了?可是對於孩子來說,好的人脈是孩子未來事業的一種資源和資本。孩子終有一天要自己在社會上立足,未來的路需要他們自己去走,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對他們未來幸福生活的一種保證。

正是因為親情如此重要,我們就要更注意從小對孩子進行親情教育,金錢作為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適時地引導孩子學會為家人花錢,或許隻是一張小卡片,又或者是一朵鮮花,但是禮輕情意重,孩子和家人的關係也會因此而更加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