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以為他找到了實現大同的手段和途徑:階級鬥爭、武裝革命、思想改造和人民公社。毋庸諱言,毛澤東晚年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特別是通往共產主義的道路時,由於他迫切地希望盡快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麵貌,誇大了主觀意誌和主觀努力的作用,加之缺乏經驗,所以更多地受到了“大同”思想中空想因素的影響,他對實現共產主義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缺乏足夠認識,“經過人民共和國到達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一漫長的曆程,一度甚至被簡化為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急躁盲動。結果,脫離了生產力的高度發達和人的全麵自由發展的規定性,他心目中即將到來的共產主義,在很大程度上隻能是傳統的“六億神州盡堯舜”的道德理想主義的幻想。

    2.政治理念的基礎――民本論

    (1)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

    所謂民本思想(或者稱作民本論)就是主張以民眾為社稷之根本,並以民眾為施政之基礎與標準的政治學說。中國傳統的民本論主要涉及三個層麵的問題:第一,肯定民眾在政治上的根本地位和決定作用;第二,要求統治者在政治實踐中以服務民眾為目的;第三,反對君主專製製度,追求民眾的權利。民本思想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中占有極其突出的地位,它是中國傳統政治的基石,也是統治者治國的依據。中國傳統政治思想曆來把君、臣、民,尤其是君、民的關係與朝代的盛衰更替聯係在一起。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十分豐富,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麵:①“民為邦本”;②民“可載舟亦可覆舟”;③重民、愛民、保民、惠民、取信於民;④得民心者得天下。

    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民本思想的萌芽,如《尚書》載:“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盤庚》中還有“重我民”之語。西周政治家周公以商為鑒,提出了“用康保民”、“惟民其康”等主張。春秋戰國時左丘明發出了“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的感歎。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民貴君輕”的基礎上,他又提出了“聽政於民”的觀點。荀子對民本思想有新的闡發,他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管子認為:“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西漢著名的政論家賈誼鑒於秦亡之訓,強調“民為國本”。唐代的《貞觀政要》也闡發了君舟民水論。至宋、元、明、清時期,民本思想進一步完善,如張載的“為生民立命”,黃宗羲的“天下為主,君為客”。到了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孫中山在《興中會章程》中直接引用“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一語,作為振興中華的號召,他臨終還留下了“喚起民眾”的遺囑。

    古代民本思想是先進的知識分子評議朝政,與霸道政治相抗爭的主要思想資源。它以敬民畏民為出發點,以防止覆舟為歸宿,通過對“民”的地位的強調,使統治者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慎重地對待民眾的力量,從而對自身行為加以適當約束,最終為帝王將相的長久統治服務。所以,從本質上說,這些思想並沒有超出“君為民主”的範疇。幾千年來,民本思想受其曆史局限,始終難以落實為現實的政治製度安排,隻能停留於抽象的理想價值層麵與聖君的理想實踐,但這一思想傳統對人們的政治價值觀的影響卻是極為深刻的。

    (2)毛澤東對傳統民本思想的提升

    毫無疑問,同現代民主主義相比,民本主義政治哲學在實踐操作層麵上已難以適應現代政治的發展,甚至容易成為民主政治發展的障礙性因素;但就價值層麵而言,以民為本、順乎民意的民本思想傳統,仍是民主政治建設的不可輕視的思想資源。

    毛澤東自覺地繼承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堅守民本之道的精神傳統。他始終站在底層民眾的立場上說話,始終以解除民眾的苦難作為自己肩負的政治使命。“貫穿毛澤東全部政治實踐的一個核心政治理念,就是‘民為邦本’,或者說‘人民就是上帝’”。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在不斷的調查研究與革命實踐之中,毛澤東對民本思想有著自己獨到的深刻理解。在社會曆史實踐中,毛澤東把“民本”觀念發展成為“人民利益”觀,並把它作為價值標準運用於革命實踐和政治實踐中。他用唯物史觀對“民本”思想加以批判繼承,全麵論證了人民群眾創造曆史的偉大作用。毛澤東將“民本”思想發展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而把這一優秀的思想遺產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境界。毛澤東汲取了傳統民本思想的精粹,在革命實踐中對其加以發展,在理論上對其進行創新。

    第一,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中國古代實行“家天下”的統治,民眾處於金字塔般的國家權力結構的底層,他們經濟上追求自給自足,政治上孤立無援,就其個體而言,柔弱得如同一滴水。毛澤東早在《湘江評論》創刊中就指出:“世界什麽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什麽力量最強?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毛澤東從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中看到了民眾巨大的曆史創造力,在《民眾的大聯合》一文中,他高度讚揚了人民群眾在革命中的作用,正確評價了人民群眾在曆史上的地位。此後,毛澤東更加明確地指出:“曆史本來不是帝王將相創造的,而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麽?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些論述徹底克服了傳統民本思想中以君主為中心的唯心史觀,賦予人民曆史主體的地位和尊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