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良苦的隱藏主題,你讀到了嗎?

    怎麽樣?看完整本書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了,本書除了“探尋做出各種人生選擇之人的未來走向”以外,其實還有另一個隱藏主題——為那些因自己不能很好地與社會、世界同步而苦惱的人加油打氣。

    正如各位專家所指出的那樣,日本是一個從眾壓力較大的國家——做什麽事都不能特立獨行、凸顯自己,必須與周圍人保持一致,如果做不到的話,就會遭受異樣的目光。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社會氛圍給日本人的人生平添了不小的痛苦。

    其實,在這個國家生活的人們所麵臨的大部分痛苦,都是“因人而異”的。為什麽別人總能交到很多朋友而我沒有一個朋友、為什麽身邊的人都生了孩子而我沒有孩子……若總想著如何與周圍人保持一致,那麽人生中的痛苦必將無窮無盡。

    勉強自己與其他人一樣,隻會平添新的煩惱。 明明沒有充足的資金卻硬要拋掉“租房派”的名號而不惜舉債貸款買房;為了給孩子提供不輸給有錢人的優質教育,反而使自己淪為“教育費難民”;為了追求個性趕時髦,特意給孩子起個“奇葩名字”反而害了孩子……歸根結底,這些問題都源自社會上的從眾心理。

    但是,看到這裏的讀者應該已經明白,強迫自己基於從眾心理做事有多麽荒謬了。無論是職場生活還是私生活,隻要自己想,就可以大膽地去做與別人不同的事。

    表麵有來往但實則不堪一擊的“塑料朋友”不交也罷;在未來的社會中即使一輩子租房生活也沒有任何問題(但要注意不要租住“發生過事故的房屋”);沒有足夠的錢的話,就沒必要投入超出自己承受範圍的金錢來用於孩子的教育,隻要自己做好言傳身教就可以了;沒必要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多麽有個性的人而特意起一個奇葩的名字(認為奇葩姓名有助於孩子產生與眾不同的個性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誤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