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因為從那時開始,女兒的教育支出才真正進入了大幅增長階段,所以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當事人不認為這是超出能力範圍的投資

    ——雖然也會有類似“在孤注一擲的教育投資下,孩子長大後事業有成,不但能夠照顧父母,還能為父母解決包括住房、零花錢在內的一切問題”這樣一招製勝的情況出現,但是在我看來,這依然是一項風險極大的計劃。當然,夫妻本身應該知道自己今後將支付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教育費吧?

    小屋:不,他們並沒有很強烈的危機感。將來教育費究竟會給家庭收支帶來怎樣的壓力,他們並不知道,也並沒有製訂中長期的生活計劃。隻是考慮“本來打算要兩個孩子,如今既然隻要了一個,那麽投入2倍的其他家庭的教育費應該也沒有什麽問題吧”!

    ——以您推測的結果為依據,他們應該開始重新審視教育費這項消費行為了吧?

    小屋:並沒有,如今他們依然沒有采取任何具體行動防止事態惡化。

    ——明明知道這樣做有可能引發破產?

    小屋:因為教育支出真正開始大幅增長是在孩子的高中時期,所以他們很難在此之前切實感受到自己投入了超出能力範圍的教育費。

    ——的確,從預估結果來看,在孩子年滿16歲之前,家庭的存款的確是在穩步增長。“教育費破產”的可怕之處是否在於,家長很難在孩子小的時候發現危機的征兆?類似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嗎?

    小屋:這樣的家庭正在不斷增長。原因很簡單,正如我們剛才談及的那對夫婦一樣,因為很多人都對“何時花多少錢”沒有具體的印象。

    從文部科學省公布的數據等來看,如果從幼兒園到高中全上公立學校的話,那麽教育費的平均支出為550萬日元,如果從幼

    兒園到高中全上私立學校的話,那麽則需要1 600萬日元。

    ——一個孩子念到高中竟然需要1 600萬日元……?

    即便是“普通的升學之路”,3個孩子總計也需4 500萬日元

    小屋:還要再加上上大學的費用。若念公立大學的話,每年約需要130萬—150萬日元,若念私立大學的話則要200萬日元。這是從自家以外的住處往返於學校的情況下,包括生活費在內的平均值。若把這些數字加起來的話,從幼兒園到大學全上私立學校的話,將需要1 600萬日元+(200萬日元× 4)共計2 400萬日元的教育費。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模式是初中之前上公立學校、高中以後上私立學校吧?

    小屋:這種情況約需要1 490萬日元。不過,這些說到底都隻是一個孩子的教育開銷,如果有三個孩子的話,那麽就像開頭列出的案例一樣,簡單計算一下就超過4 000萬日元了。

    ——也就是說,即便不考慮什麽雙語不雙語,全都選擇普通升學之路的話,如果家裏有幾個孩子,也是很容易引發因教育費而導致家庭破產的情況嗎?

    小屋:從估算的結果來看,是這樣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勉強自己,讓孩子全都上公立學校不就可以了嗎?

    小屋:在我看來,這樣做是沒問題的。其實在當今的日本,高等教育的確算得上一項回報率很高的“投資”。據推算,大學畢業的男生比高中畢業的男生一生所掙的工資多出約7 000萬日元,女生的差距更大,可多出約1億日元。所以,讓孩子上大學的決定,本身的確是一項合理選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