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仲明排長早在1935年就秘密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幾年來,他在二十九軍士兵中大力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培養了眾多的抗日戰士。申排長的鮮血,激怒了二十九軍的戰士。他們在李排長的指揮下,為扞衛民族尊嚴和祖國領土,打響了保衛盧溝橋的戰鬥。兩個排的戰士,麵對幾百名日軍毫不畏懼,六挺機關炮和六七十支步槍一齊射出了仇恨的子彈。當敵人衝上陣地後,戰士們又掄起大刀,衝入敵群,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15分鍾後,終因敵眾我寡,陷入重圍,兩個排的戰士幾乎全部戰死在場頭陣地上。日本侵略者占領了龍王廟和鐵路橋東頭橋頭堡,也在永定河東河堤上丟下了上百具屍體。

    日軍進攻的另一個方向,就是宛平城。宛平全城軍民聽到堅決抗敵的命令後,群情振奮。麵對敵人的進攻戰士們沉著應戰,待日軍接近我軍有效射程內,以“快放”、“齊放”猛烈射擊,日軍傷亡慘重,一次又一次地敗下陣去。

    據當時住在宛平城裏的宛平縣政府秘書兼第二科科長洪大中回憶說:

    人們高興地說:“可有機會打鬼子了,出出多年被日本帝國主義者欺壓的怨氣。”人人摩拳擦掌,個個爭先恐後,為部隊往城牆上運送彈藥箱和麻袋泥土,做臨時防禦工事。城內居民沒有人驚慌失措,更沒有為了自家安全想出城逃走的。都認為打日本侵略軍是大快人心的事,都要為抗日出力。這時大家齊心協力把東、西城門用麻袋泥土堵緊,僅西門留一縫隙,供人出入。家家戶戶用棉被遮窗,一可防煤油燈燈光外射,二可防止流彈。

    二十九軍高層對於盧溝橋戰鬥也密切關注著。戰鬥打響後,秦德純、馮治安、張自忠等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討對策。為了鼓舞軍心,二十九軍軍部發出命令:“盧溝橋即為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後退。”英勇的二十九軍官兵,冒著敵人的炮火奮起還擊,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

    吉星文曾這樣評價自己的戰士:“這次士氣的旺盛,較前喜峰口作戰時尤甚。因為士兵們含垢忍辱,已非一天,這一口鬱積在胸中的氣,無緣發泄,所以大家聽見說打日本,個個都縱身跳起來。士兵們看了陣亡的同伴,一點也不悲傷,隻是咬緊牙關,急步向前,帶傷的就是命令他後退也不掉轉頭來。”

    還在當天3時半,得知日軍主力向盧溝橋方向前進時,秦德純就指示吉星文團:“保衛領土是軍人天職,對外戰爭是我軍人的榮譽,務即曉諭全團官兵犧牲奮力堅守陣地,即以宛平城與盧溝橋為吾軍墳墓,一尺一寸國土,不可輕易讓人。”一一○旅長何基灃也下達了三條命令:一、不同意日軍進城;二、日軍武力侵犯則堅決回擊;三、我軍守土有責,決不退讓,放棄陣地,軍法從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